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564章 各有封赏

重生周隋之际 第564章 各有封赏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564章 各有封赏

第564章 各有封赏

新生的大燕,并没有异姓王的存在,即使是与崔澈关系最亲密的裴秀,也只是被封为虞国公。

崔澈按照惯例,追封自己五代祖先为皇帝,其中,祖父崔季舒为燕献祖,父亲崔长君为燕宣祖。

又追封叔父崔镜玄为赵王,其余崔澈未曾蒙面的同父兄弟皆受亲王封号,堂兄弟也都被赐予郡王的爵位。

对待死人,大燕天子向来都是大方的。

由于崔澈的祖父崔季叔、父亲崔长君、叔父崔镜玄都是因谋反而死,仅存的五服之内的族亲崔路,也被年少时的崔澈下令杀了全家。

崔澈在博陵崔氏并没有五服之内的堂亲存在,而在崔澈崛起的过程中,博陵崔氏虽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崔澈更多是依靠大隋驸马的身份。

因此,这些人也不可能获得王爵,不过博陵崔氏第三房却能被算作是大燕宗室。

整个大燕朝,目前仅有三位亲王,一位郡王。

分别是崔澈两个儿子,第二子雍王崔彦宗、第三子梁王崔彦卿,以及崔澈的嫡长孙,魏王崔祐之,以及雍王崔彦宗之子,京兆郡王崔祐礼。

孙辈的名字是崔澈新取的,毕竟都封王了,总不能一直唤他们的小名。

至于名字避讳的问题,倒是容易解决,无非是改个名字,弄个生僻字罢了。

从崔澈给儿孙们的封号,也能够瞥见将来对他们的安排,辽东总管雍王崔彦宗将会镇守关陇。

在相继接见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使者之后,崔澈也对朝鲜半岛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尤其是高句丽,有渊子游主政,不可能对辽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毕竟高句丽四部之中,西部、北部、南部势力都已经是半残废的状态了,这也是为何此前几次进攻,都是小规模袭扰的原因。

单凭西、北、南三部,根本威胁不到辽东,而东部又在渊子游的掌控中,此人力主与崔澈修复关系。

因此,崔澈准备将崔彦宗从辽东调回来,让他出任岐州总管,坐镇雍县。

在崔澈的设想中,他是要弱化长安、大兴的作用,而加强岐州的存在感。

这与长安老旧,大兴破败无关,而是雍县地处交通要道,能够辐射陇右与汉中。

同时仁寿宫也在岐州境内,崔澈若是西巡,必然是要入住仁寿宫的。

至于齐王崔彦卿,则会被任命为青州总管,都督黄河下游各州诸军事,配合且暗中监视徐州都督李靖。

至于嫡长孙受封魏王,自然是要等他年岁稍长,派去相州坐镇。

前朝爵位,一律按例降爵一等,但崔澈会从其中挑选有功之人,又赐爵一等,恢复其原有的爵位。

例如薛国公长孙洪,本应被降为郡公,但他献上洛阳有功,尤其是在崔澈有意以洛阳为新都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保存洛阳,功劳不可小视,崔澈于是为他升爵一等,依旧为薛国公。

起初,李世民以兄长生死未卜为由,拒绝承袭爵位,在李建成的死讯传来北方后,李世民终究还是受了诏书。

李世民年少,于国无功,原本是要被降为郡公,但其父李渊为国捐躯,因而得以保留唐国公之位。

崔澈开国,大量元从得以升官进爵,但朝堂就这么多位置,自然是有升就有降,一大批杨谅的旧部也将在未来被调离朝堂。

部分不被崔澈所放心的,如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等人,则在崔澈准备篡位之前,就被转为文官,早早将他们调离军队。

开平元年(公元609年)正月初二,大燕第一次朝会,朝官尽数到场。

房玄龄位列文官第一位,崔澈以房玄龄为尚书令。

侍中裴秀位在房玄龄之后,中书令豆卢毓位列第三。

这位前朝国舅终究是保住了他的地位。

武将第一则是卢国公刘方,他此前奉命镇守蒲州,在崔澈班师之后也回到了晋阳。

由于崔澈已经称帝,相国府、中外府这两座曾经执掌关东军政大军的府衙也被撤销。

中外府长史刘方被拜为太尉,相国府长史,正营造朔州宫的魏征递补房玄龄拜尚书令后留下的空缺,为尚书左仆射。

而崔澈年近七旬的丈人,尚书右仆射薛道衡年老致仕,相国府长史魏征暂为朔州宫监,由民部尚书赵元淑接任。

在开国第一场朝会之中,崔澈除去宣布对于群臣们的封赏,便是抛出了营构迁都的议题。

“朕欲以洛阳为南都,营构洛阳,诸卿以为如何?”

迁都洛阳,并不等同于完全放弃晋阳,崔澈准备采用二京制。

大部分时候留在洛阳,若是要向塞北草原用兵,则可以将朝廷临时搬迁至作为北都的晋阳,能够对前线的情况快速做出应对。

若是崔澈旗帜鲜明地表示要放弃晋阳,迁都洛阳,河东士族哪怕畏惧他,可多多少少还是会提出一些异议。

但如今只是以洛阳为南都,还是保留了晋阳的地位,自然也没有人出面反对。

毕竟就连周宣帝在关陇勋贵的环绕下,都能强行推动以洛阳为东京的营构计划。

更何况在崔澈阵营,实力最强的并非河东士族,而是河北士族。

崔澈在抛出营构新都计划之时,就与心腹们商议过,就本心而言,他们都希望崔澈能够定都邺城。

可崔澈却不愿意让未来的王朝被河北士族所控制,他从未有过定都河北的想法。

最终崔澈在房玄龄等人的支持下,以方便用兵南方为由,确定了洛阳的南都地位。

至于营构洛阳的人选,崔澈决定由尚书左仆射魏征担任。

如今朔州王宫的修筑已经临近尾声,魏征在此期间多少也积累了些经验,崔澈想不到比他更适合负责洛阳营构的人选了。

至于具体设计,则沿用北齐宗室高虬为周宣帝营构洛阳所设计的图纸即可。

大燕开国的第一场朝会在一团和气中落下帷幕。

大明殿内,大燕天子崔澈在群臣的恭送下,起身离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