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560章 燕王三辞

重生周隋之际 第560章 燕王三辞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560章 燕王三辞

第560章 燕王三辞

薛收将豆卢毓带去囚车,途中,他刻意压低了声音,提醒道:

“今日可能会让国舅受些委屈,但是国舅的忠贞,大王都看在眼里。”

豆卢毓闻言,悬了一夜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他回道:

“还请薛郎转告大王,能为大王效力,虽死无悔,又何况是受点小小的委屈。”

薛收颔首,便不再言语,他将豆卢毓投入囚车,便转身去向崔澈复命去了。

窦氏再次见到崔澈,是在女儿李秀宁的陪伴下,与他在回廊上撞见的。

显然,昨夜崔澈一番话,还是给她造成了困扰,窦氏一时间心乱如麻。

但崔澈却早已经将昨夜之事抛在了脑后,他当时就是想与窦氏倾述自己年少时的想法。

有倾述的**,于是也就做了,他有随心所欲的资格。

并不是真的要得到窦氏,毕竟如今的窦氏,既是他的岳母,同时也不再年轻。

崔澈固然好色,却不会受下半身的支配,他是个有底线的人。

正如他对窦氏所说,李渊终究是战死沙场,而非病故、老死,他也只能放下年少时对窦氏的爱慕。

相互见礼后,崔澈的冷淡,也浇灭了窦氏内心的一小撮火苗,二人彬彬有礼,仿佛昨夜之事不曾发生。

众人用过早膳,军队再次出发。

漫天大雪中,被剥得只剩单衣的豆卢国舅,蜷缩在囚车中瑟瑟发抖。

沿途百姓不知囚车中的是何人,又犯了什么罪,但总有看守囚车的热心士兵介绍道:

“这位是当朝国舅,圣人顽劣,欲举国相让于燕王,国舅并未劝谏,奉诏前来宣旨,惹得燕王大怒,如今便是要将他押往晋阳受审!”

两旁的百姓指指点点,这让豆卢毓感受到了难以启齿的羞辱。

支撑着他的,无非是心中的信念。

自己作为天子的国舅,若是不表现出对燕王热切的忠贞,哪怕燕王记着他当年献出晋阳的功劳,不会清算。

但豆卢毓被贬官也是可以预见的,

毕竟他能当上中书令,是因为他是当朝的国舅。

等到杨颢被赶下皇位,豆卢毓又有什么资格继续占据着中书省。

大军护卫着崔澈的车驾行至晋阳,百官都在城门处等候,他们向崔澈见礼之后,在房玄龄、裴秀的带领下,纷纷为豆卢毓求情。

“大王,国舅无罪,还请大王明察。”

“圣上顺应天命人心,禅位大王,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并非儿戏,还请大王受诏。”

“大王,我等百官会议,都认为若不是大王,社稷早已倾颓,大王之功,盖过高祖,为何还要推辞!”

百官叩首而请,崔澈一时间手足无措,但他还是不愿松口。

正僵持间,城门洞里传来一声高呼:

“太后驾到。”

众人纷纷为太后的仪仗让开一条通道,豆卢太后坐着车驾缓缓而来。

“微臣拜见太后。”

群臣齐声下拜,崔澈也不例外。

“众卿家平身。”

豆卢太后说罢,走下马车,问崔澈道:

“老身听闻燕王曲解了大王之意,不愿受诏,还责怪国舅不知劝谏,将他囚送晋阳。

“今日老身特意替天子再为大王送上一封诏书,大王可是要将老身也一并投入囚车?”

崔澈惶恐不已,赶忙请罪道:

“臣安敢对太后无礼。”

豆卢太后放低了声音,用只有他们二人能够听清楚得音量,娇滴滴地说道:

“大王对妾身无礼的地方还少么。”

崔澈跪在豆卢太后身前,低垂着头,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只是众目睽睽之下,这对野鸳鸯的大胆也仅仅局限于此。

豆卢太后将崔澈扶起,宽慰道:

“我们这双孤儿寡母,全凭大王照料,才有今天。

“若不是大王,只怕我们母子早就身首异处。

“还请大王不要多心,禅让之事,是老身与圣上一起做出的决定,并非受人蛊惑。”

与影视剧里太后自称哀家不同,哪怕豆卢太后年仅三十三岁,也得要以老身自称。

说着,豆卢太后从女官手中接过一封新的诏书,当众宣旨。

在祖君彦、豆卢毓之后,这已经是第三次,不出所料,崔澈依旧不愿接旨。

回到晋阳,崔澈并未前往大明宫面圣,而是遣散军队后,径直赶回燕王府,闭门谢客。

关于天子要禅位于燕王的消息,如今已经传遍了晋阳内外。

杨丽华、杨阿五自然是听说了这件事的,二人内心五味杂陈。

崔澈在后院左拥右抱着二位妻子,说道:

“周宣帝曾立五位皇后,崔某今生能有二位皇后就已经知足。”

杨阿五许久不曾便崔澈这么亲密的拥抱着,哪怕是老夫老妻了,脸上还是泛着红晕。

杨丽华内心就复杂多了,她一生的经历,可谓是坎坷至极,曾做过北周的太子妃、皇后、太后,又成了隋朝的公主,到如今还要做新朝的皇后。

她并没有反对崔澈篡位,杨颢这个侄儿再亲,又怎么亲得过自己的丈夫、儿子、孙儿。

“大王将来又会如何安置今上?”

但作为姑母,杨丽华还是忧心侄儿将来的处境。

杨阿五闻言,也将目光看向了崔澈,等待着他的答复。

崔澈将二人搂得更紧,说道:

“高祖皇帝将你二人下嫁于我,恩同再造。

“我如今谋国,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如高祖当年骑虎难下。

“还请二位公主放心,将来我会划出一县,作为今上的封国,让他能够祭奠宗庙。

“在其封国内,他可继续沿用大隋的年号、服色,享受天子礼仪,一如山阳公的旧例。”

二女闻言也放下心来,有崔澈这番话,无疑也能弥补内心对这个侄儿的愧疚。

杨丽华又问道:

“大王何时将菩萨奴唤回来?”

崔澈称帝建国,太子的人选自然没有争议,必定是燕王世子崔弃疾。

自古以来,就没有太子久镇地方的道理,崔弃疾必然是要被征召入朝。

崔澈此时还没决定由谁去徐州接替崔弃疾,于是敷衍道:

“这件事,等将来再说也不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