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558章 禅让诏书

重生周隋之际 第558章 禅让诏书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558章 禅让诏书

第558章 禅让诏书

房玄龄一番话说得很坦诚,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天子,来配合崔澈完成这场禅让大戏,并不一定非得是杨颢来当这个天子。

但实话往往是最伤人的,若不是因为豆卢太后的存在,一旦杨颢不配合,这些逼宫的大臣们所想的,就不是废黜天子,而是弑君。

杨颢默然无语,众人也在安静的等待着他的决定。

大明宫内殿鸦雀无声,直到豆卢太后步入了殿中。

豆卢氏也是刚刚收到的消息,她听说裴秀、房玄龄等人强闯内殿,担心杨颢一时意气用事,故而匆匆赶来。

“微臣拜见太后。”

众臣纷纷向豆卢氏叩拜行礼,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在场之人大多数都是崔澈的亲信,自然清楚豆卢氏与崔澈的关系,否则房玄龄先前也不会将豆卢太后搬出来。

豆卢太后走上御阶,来到杨颢身测,转身抬手道:

“众卿平身。”

说着,她看向儿子,柔声劝说道:

“颢儿,杨氏丢了这江山,是高祖的错,是你父亲的错,也是你二叔的错,但唯独不能怪你。

“你还是一个孩子,是他们给你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让你一筹莫展,你无需为此自责。

“燕王曾经答应过为娘,江山易主之后,会善待我们母子。

“知子莫如母,为娘知道,你并不畏死,但希望你能够好好活着,让高祖,让先帝能有香火祭祀。”

豆卢氏与杨颢早已经修复了关系,有母亲的劝说,杨颢的态度也软了下来,他对殿内群臣道:

“诸位爱卿能否稍候片刻,朕去一趟太庙,向列祖列宗告罪后,再给诸卿答复。”

众臣并没有阻拦杨颢前往太庙,但房玄龄、裴秀却坚持要与杨颢同行,显然是担心他在庙里出什么事。

来到庙门处,杨颢对二人强笑道:

“朕知道二位爱卿是在担心什么,事已至此,朕又岂会去寻短见。

“佛曰:自尽者,不复得人身。

“朕只是要与列祖列宗说会话,还请二位爱卿成全。”

杨颢一口一个爱卿,在这时候显得极为讽刺。

房玄龄与裴秀对视一眼,双双止步于庙门外。

杨颢孤身步入殿内,昏暗的太庙内,陈列着太祖杨忠、高祖杨坚以及世宗杨谅的灵位与画像。

杨忠、杨坚的画像是此前崔澈占据大兴后,从大兴太庙中取出,派人送来的。

年仅十岁的杨颢跪在三人的画像前,失声痛哭。

“曾祖、祖父、父亲,颢儿无能,守不住江山社稷”

裴秀与房玄龄听着庙内的嚎哭声,相顾无言。

许久,裴秀喟然长叹:

“当初我的祖父、外祖父劝谏高齐后主,不可前来晋阳,却被诬以汉官谋反。

“蒙受冤屈而死,家人也尽数充边。

“我等父辈不甘,又遭屠戮。

“我与大王自小就在北疆牧边,风餐露宿,难得一顿温饱。

“是周武帝(宇文邕)灭亡高齐,颁下恩旨,宽赦我等,我与大王才能够回到河北。

“昔日高祖篡周,我与大王年少力微,不足以报周武帝当年的恩情。

“如今大王效仿高祖旧事,周武帝若是在天有灵,想必能够有所安慰。”

房玄龄内心对裴秀这番话不屑一顾,若是他记得没错,杨坚篡周的时候,崔澈可是杨坚的潜邸之臣,在杨坚篡周的过程中,崔澈也是出了力的。

当然,这种想法是不能说出口的,他感慨道:

“高祖世受周室之恩,却在得国之后,尽诛皇族。

“但大王宽仁,他顾念与高祖的翁婿之情,想必也定会遵守与太后的承诺。”

房玄龄的声音有点大,显然是说给庙里的杨颢听的。

裴秀自然能够领会他的意思,回答道:

“我与大王自小相依为命,也算知根知底,大王有诺必践,自然会遵守旧诺。”

话音刚落,哭红了眼的杨颢擦干泪水,走了出来。

“回大明殿吧。”

杨颢无力道。

“起驾.”

一声嘹亮的呼喊,车驾缓缓驶回大明殿。

殿内群臣早已恭候多时,也多了不少面孔,显然是听到消息,匆匆赶来的。

杨颢在人群中一眼就望见了中书令豆卢毓。

他苦笑道:

“舅父也来了。”

豆卢毓本能地想要躲闪,但他还是定住了身子,拱手道:

“微臣拜见陛下。”

杨颢收起了笑容,他正色道:

“舅父此前献出晋阳,已经得了一场富贵。

“既是亲戚,今日朕就再为舅父送上一份富贵,这禅让的诏书,就由舅父执笔吧。”

对于杨颢这点小小的请求,房玄龄与裴秀都没有为难。

二人一个是崔澈最为倚重的大臣,另一个是崔澈最亲近的大臣,他们其实并不看重所谓的劝进之功,参与其中,只不过是需要有人来领导这场逼宫,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

见众人并无异议,豆卢毓这才执笔,目视杨颢,示意他可以开始口述了。

杨颢想要张嘴,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只能摆摆手道:

“还请舅父为朕拟诏。”

豆卢毓出自勋贵之家,自然也是读过书的,只见他提笔写道:

‘朕冲龄即位,天下险遭倾覆,幸赖相国燕王辅佐,社稷危而复存。

‘然今仰观天象、俯察民情,天命人心,皆在崔氏,杨氏之数已终。

‘是以相国燕王平定北方,海内蒙恩树,以应其期。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尧、舜不私于亲,而名传后世,朕甚慕之。

‘今效仿先贤,禅位于香果燕王,王其毋辞!’

豆卢毓写罢,先是将禅位诏书交给房玄龄、裴秀过目,在二人点头之后,再上呈天子。

杨颢看罢,点头道:

“就将此诏送与燕王。”

崔澈接到这封禅让诏书的时候,车驾已经回到了并州,正在祁县歇息,准备明日入晋阳。

在看过诏书后,崔澈随意的将它丢在一旁。

禅让这种事,曹丕已经提供了模板,三辞三让,自己总要将这些流程从头到尾都给走一遍。

否则第一封禅让诏书,崔澈就给受了,岂不是显得他很心急。

没有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