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553章 李府奔丧

重生周隋之际 第553章 李府奔丧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553章 李府奔丧

第553章 李府奔丧

汉水已经恢复了当初的模样,只留下满地狼藉的汉川郡,以及破败不堪的阳平关。

洪水退去,秦琼迅速领兵南下,直扑阳平关。

与其说是攻城掠地,倒不如说是在救援灾民。

一场洪波,彻底击垮了幸存军民的斗志,当燕军顺着断壁残垣冲入积水的城内,并没有爆发多么剧烈的冲突。

阳平关的军民当然清楚这场洪水并非天灾,而是**。

秦琼并非始作俑者,但也确实是他下令挖开的水坝。

他们对崔澈、对秦琼心怀怨恨,却又不得不依靠对方。

现在正是秋冬交替的时候,如果没有燕军的帮助,被毁去了家园的阳平军民难以度过这个寒冬。

幸运的是洪波穿过阳平关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威势,对汉川郡其余诸县所造成的破坏,并没有阳平关严重。

秋收的季节已经过去,春耕还要等待明年,更不必担心淹死田里的庄稼。

总体来说,这一次引水攻城,对阳平关以外的其余地方所造成的破坏是可控的。

夺取阳平关后,分出部分民夫,救助阳平关的民众,为他们发放粮食,趁着寒冬来临之前,协助他们清理废墟,重建家园。

而秦琼则领着大军,横扫汉川诸县。

至于宇文述,则早就退去了蜀地,凭借蜀道之难,关隘之县,各处布防。

虽然西隋朝堂并没有明说,但放弃北方,早就是所有人的共识。

江南固然富庶,但也无法承担将物资运往关陇,与崔澈在北方僵持的损耗。

崔澈途经凤县时,就已经听说了秦琼水淹阳平关一事。

他在归途中数次做出明确指示,命令秦琼做好救助灾民的工作。

同时也让凤州等地做好接纳部分灾民的准备。

至于遭受战争波及的无辜民众,崔澈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补救,至少不能让他们冻死在这个冬天。

他清楚杨广必然是要拿自己引水攻城一事大做文章,骂他伤天害民。

但跟随自己多年的将士们,他们的性命也是命。

面对这样一座雄关,崔澈并不后悔选择了最大程度的留存士兵们的性命。

至于战后,他自会向杨颢请罪,而不是让秦琼替自己顶这个黑锅。

把秦琼推出去,固然能够蒙蔽部分无知百姓,但也会因此寒了将士们的心。

当崔澈经由陈仓道,过大散关,回到雍县的时候。

秦琼已经陆续收取了汉川郡全境。

在宇文述离开后,各县基本处于空虚的状态,县令们在见识到燕军攻打阳平关的手段,也清楚了燕军要收取汉川的决心。

各县或是稍作抵抗,或是干脆径直开门请降,就连汉川郡治所南郑县,也在被围城三天后,向秦琼投降。

这一场汉川大战,秦琼所遇到的困难,更多来自于洪水退去后,留下的部分泥泞土地。

当然,其中的艰辛,尚未收到捷报的崔澈也能够预见一二。

雍城还是曾经的模样,毕竟崔澈也没有离开多长的时间。

但唐国公府上却已经挂满了白布以及纸制白绣球。

李家上上下下都已经得知了李渊的死讯,在棺木运来后,正在为他举办丧事。

灵堂内,不时有人失声痛哭,窦氏、李秀宁、李世民等人如今都憔悴得很。

崔澈入城之后,径直赶往唐国公府,为李渊奔丧。

由于李渊三位兄长早早亡故,在前院迎客的是他两个侄儿,李博义与李奉慈。

二人自小被李渊抚养长大,但因为品性不端,常受李渊的鄙视。

然而李建成远在江南生死不知,李世民如今更是只有十岁,也只能由这两个比李渊差不了几岁的侄儿来主持他的丧事。

李博义与李奉慈当然是认得崔澈的,早年间崔澈在大兴时,往李渊府上宴饮,临别之际,正逢二人买醉而归,有过一面之缘。

“草民拜见大王,恭迎王驾。”

二人望见崔澈走下马车,赶忙丢下正在慰问寒暄的宾客,前来见礼。

前院的宾客见是崔澈登门,也纷纷向他行大礼。

“都起来吧。”

崔澈看上去有些疲惫,这并不是他特意装出来的,而是路途劳累所致。

李博义、李奉慈殷勤地将崔澈迎入府。

崔澈对二人是有印象的,年轻时,他还曾经想过要利用李博义、李孝慈对李渊的不满,栽赃陷害,将李渊置于死地。

至少在迎娶李秀宁之前,崔澈对于李渊并没有什么好感。

当然,如今人都已经死了,再说这些也没有了意义。

崔澈来到灵堂,众人的目光都放到了他的身上,颇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

“拜见大王!”

见礼声响成一片。

崔澈脸上尽显哀伤,他摇头道:

“今日没有燕王,只有女婿来拜祭丈人。”

说着,身穿孝服的崔澈来到李渊的棺前,为其上过香后,哽咽道:

“丈人为我出兵陇右,不幸亡故。

“我崔澈若是不为丈人报仇,又怎么对得起与丈人的翁婿之情!”

话音刚落,灵堂内恸哭声大作。

李秀宁、李世民等人已经哭成了泪人。

崔澈转身将李渊家眷一一扶起。

他耐心宽慰着窦氏与李秀宁。

母女二人穿着一身素衣,面容哀伤,更是惹人怜惜。

崔澈年轻时曾经对窦氏有过想法,但李渊不管怎么说,也是在前线战死,崔澈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去打窦氏的主意。

否则事情传出去,今后谁还敢为他卖命。

安抚过窦氏母女,崔澈这才看向李世民。

“我会为泰山大人向朝廷请赐身后哀荣,必然不会委屈了他。

“至于唐国公的爵位,将会由你来承袭。”

崔澈拍着李世民的小肩膀,说道。

窦氏闻言大慰,她虽然也知道崔澈不可能会怪罪一个死人,而削去李渊的爵位,但此时听得崔澈的承诺,也终于放下心来。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李世民却拒不接受。

“大兄尚在江南,他为嫡长子,父亲的爵位应该由大兄承袭。”

李世民稚嫩的面庞,在这一刻,流露出了无比认真的神色。

崔澈为之侧目。

没有了皇位的诱惑,二凤还是懂兄友弟恭的。

没有了,大家早点休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