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473章 三部骑兵

重生周隋之际 第473章 三部骑兵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473章 三部骑兵

第473章 三部骑兵

逾勤察在晋阳城内逗留了许多时日,也赶上了这场阅兵仪式,至于回去大漠,向都蓝可汗复命,自有随从代劳。

观礼台上,逾勤察的注意力更多还是放在了银鞍契丹直的身上。

帐前效节军是由燕地骑士选拔,而博陵骑卒则是崔澈的家兵组建,这两支部队跟随崔澈在塞北征战多年,逾勤察对这些人的战斗力心知肚明,也无需去特意关注。

而在崔澈降服契丹之时,他与都蓝可汗早就不复当年的亲密。

逾勤察自然对这支银鞍契丹直陌生的很,内心充满好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亲眼瞧见精神饱满的契丹骑卒昂首跨马,经由观礼台前通过,仅仅只是这支军队所展现的气势,就让逾勤察认定这必是一支强兵。

银鞍契丹直本就是崔澈搜刮契丹八部精锐之士组成,论起骑射本领,甚至就连帐前效节军也并非他们的对手。

如今又经过多年的纪律训练,弥补了游牧军队在纪律性上的短板,将他们与帐前效节军、博陵骑卒并为三大王牌部队,毫无过誉之处。

当然,帐前效节军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骑射固然不如银鞍契丹直,但若是短兵相接,至少在中原王朝及其周边势力的军队中,未有敌手。

而崔澈也根据三支骑兵的特点,对他们各有安排。

他以帐前效节军为突骑,这些人尽数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如戟、槊、矛等,用于以作摧锋陷阵之用。

又以银鞍契丹直为弓骑,相较于帐前效节军的铠甲,银鞍契丹直更多是身披皮甲,以减轻重量,他们不会轻易近身肉搏,而是与敌游斗,以弓矢杀人。

至于最后一支博陵骑卒,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人员的换代。

崔澈组建博陵骑卒,如今也有二十八年,最初一批跟随他南征北战的骑士大多已经退隐,这些人通过四处掠夺,积累了不小的财富,也有能力培养自家子弟的骑射、武艺。

如今补充进军队中的年轻骑士,早就褪去了家奴色彩,而比他们的父辈更像是武人。

博陵骑卒骑射不如银鞍契丹直,冲阵逊于帐前效节军,当然,换一种说法便是他们骑射不输帐前效节军,冲阵更胜银鞍契丹直。

不过最让崔澈看重的,还是博陵骑卒绝对的忠诚。

故而,虽然崔澈直接统领帐前效节军,但每逢大战,他总会将帐前效节军分出若干部,交由军中亚将统率。

而自己则会身处博陵骑卒之中,以他们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各部,作为救火队长。

三支骑兵陆续通过观礼台,向崔澈欢呼致礼,而一旁的小皇帝,却站着如喽啰。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只是别管崔澈私底下如何不敬天子,与太后偷欢,但在今日外宾观礼的场合下,他还是守着君臣之礼,自觉向后退了一步,并没有僭越之举。

参与此次阅兵的,并不仅仅只有这准备出征的三支骑卒,崔澈将并州及其周边州县的战兵尽数召集起来,足有十余万人。

既然是要震慑漠南各族,在使节们面前炫耀武力,单单二万五千人的规模又能吓得住谁。

在对待外宾的态度上,崔澈与杨广是截然相反的态度。

离开关中之前,杨广在大兴接待各方使节时,更侧重于展现国内的富庶,譬如禁止商户收取外国使节的酒食费用。

这种冤大头,崔澈可不当,他更喜欢炫耀武力以恫吓对方。

阅兵之后,崔澈依旧没有立即出兵,而是再次接见了刚刚抵达晋阳不久的吐谷浑人。

原时空中,杨广为了加强与西域之间的联系,于是出兵吐谷浑。

而在这一时期,丢了关东的杨广连关西都不愿再待下去,哪还有心思经营西域。

但吐谷浑却在杨广带走了关陇精兵之后,对陇右地区产生了想法。

他们希望能与崔澈联合,分别从东面与西面一同向关陇地区发动进攻。

见礼过后,吐谷浑使者再度劝说道:

“大王,如今杨广正在组织民众南迁,不能在犹豫了,否则纵使大王将来占据了关中,又能得到多少人畜。

“还请大王派遣蒲坂守军西进,吸引宇文述东出,我家可汗自会出兵袭击陇山。

“失了陇山之险,宇文述必定要往西侧增兵,而大王则可在东面觅得可趁之机。

“大战之后,大王控制关中沃土,我家可汗占据贫瘠的陇右之地,两家平分关西。

“如此,大业可成,天下可定,还请大王应允。”

有道是人心隔肚皮,崔澈并不清楚吐谷浑是否真的要与自己平分关西,还是想要独占关陇,但他并不准备接受这项提议。

崔澈沉声道:

“关陇之地,孤若欲取,唾手可得,又何需与人联合,去与他均分关西。

“你且回去转告伏允,他若想袭扰陇右,尽管出兵,但孤绝不会在东面响应。”

吐谷浑使者哑然,他没想到等了好几天,居然等来了这么一个答复。

崔澈也不怕与吐谷浑交恶,反正二者的疆域并不接壤,真要是双方做了邻居,那也要等崔澈统一北方之后。

而等到崔澈统一了北方,吐谷浑又哪敢怨恨今日之事。

实际上,崔澈也的确在谋划出兵夺取关陇,统一北方,若不是东突厥的内战打乱了他的部署,或许这时候,崔澈已经在做关西大战前的准备了。

进攻南方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而攻取关陇,崔澈麾下这些精锐的战兵便已经足够驱使。

至于吐谷浑使者所言,杨广组织北民南迁之事,崔澈也有耳闻。

在今年元日过后,也就是西隋大业三年,早已经抵达江都的杨广也终于宣布了迁都的政令。

由于南下军队的家眷也有随行,所以骁果军的将士们情绪大抵稳定。

杨广也不需要跟原时空中一般,去为家人离散的骁果军在南方做媒,还惹得将士们怨声载道。

尽管西隋正在迁徙关陇民众,崔澈也并不着急,莫非杨广借助蜀道,还能将关陇地区一百万户民众尽数迁走不成。

强行逼迫民众经由蜀道南迁,只会激起百姓的怒火。

今天只有三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