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446章 东隋马政

重生周隋之际 第446章 东隋马政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446章 东隋马政

第446章 东隋马政

就连高颎都选择对杨勇诸子谋逆案袖手旁观,自然也不会有人会为他们伸张正义。

最终这些被祖母独孤伽罗、外祖父云定兴称作是猪狗崽子的皇族贵胄们,在怨恨、不甘以及恐惧之中,被迫饮下叔父杨广派人送来的鸩酒。

而诬告外孙的云定兴,则如愿获得任用,被杨广拜为少府丞。

至于高颎,也因此与杨广缓和了关系。

杨素在这场风波中置身事外,他在向杨广请辞后,便将家眷留在大兴为质,只身赶赴荆州。

树欲静而风不止,崔澈有心偃旗息鼓,抽出时间整顿内政,但杨广却不愿意坐以待毙,试图反攻中原。

只不过消息还未传到晋阳,崔澈对此暂不知情。

好在崔澈在晋阳宫白天处置政务,夜里与太后偷情的同时,也没忘记从三河地区府兵之中,挑选壮士补充战兵,除去崔弃疾麾下三万徐州精锐以外,东隋的战兵规模又重新恢复到了二十万。

也有坏消息,随着崔澈多次长途奔袭,战马以及代步的马匹数量损失严重,早已不复当初八万五千燕军精骑,人均三马的规模。

如今东隋战兵中,仅有帐前效节军、银鞍契丹直、博陵骑卒这两万五千人能够维持一人三马的配置。

剩余骑卒大多是一人双马,甚至单骑走马,已经承担不了长途奔袭的任务。

崔澈并没有在夺取关东后,就认为骑兵在南方派不上大用场,而懈怠马政。

他清楚,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无法震慑草原部族。

东突厥、库莫奚、契丹,这些胡人之所以对当初仅仅只是幽州总管的崔澈畏之如虎,可不就是他通过威逼利诱,通过各种交易,剥削漠南各族的马匹,从而组建起一支八万人规模的燕地精骑。

八万骑卒随时可以长途奔袭,直捣黄龙,漠南各族哪个又不掂量着点自己的份量。

因此,对于崔澈来说,保持对草原部族的威慑,要比组建水军更为优先。

也正是要将资金投入到繁育马匹之中,使得崔澈只能将组建水军的事情拖延至今年秋收,等到秋税入库以后,再拨下款项,打造舰船,组建水军。

养马是一个技术活,非得有专业人士主持不可,但还真叫崔澈找到了这么一个人。

由于东隋军队分为战兵与府兵,二者之间的待遇天差地别,去年年底,心高气傲的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人尉迟融与一众好友背井离乡,前往代州投军。

代州有麦铁杖麾下的一万战兵,尉迟融便是想要跻身在麦铁杖的麾下。

麦铁杖作为崔澈麾下的方面之将,想要见他一面,对于普通人来说自然是千难万难,但好在这尉迟融颇有背景。

其祖父尉迟本真,是北魏冠军将军、渔阳郡公。

祖父尉迟孟都,为北周济州刺史。

父亲尉迟伽,也在隋朝担任过仪同大将军一职。

尉迟氏作为代北豪族前来相投,麦铁杖自然不能避而不见。

而尉迟融魁梧雄伟的身材也吸引了麦铁杖的注意,他让麾下部将与尉迟融比武。

别看尉迟融年轻,才二十出头,可无论步战、马战,都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麦铁杖见尉迟融是一员难得的猛将,立即将他收在麾下。

只不过任免、提拔将领的权力属于中外府,麦铁杖喜爱尉迟融的才能,便向崔澈去信,希望为尉迟融求一个偏将。

偏将位在大将、亚将之下,可领骑卒千人,或者是步卒两千。

可见麦铁杖对尉迟融的看重。

崔澈收到来信后,并没有依照麦铁杖的请求,任命尉迟融为代州偏将,而是征召尉迟融前来晋阳,往帐前效节军,担任亚将。

亚将比偏将高了一级,更别提是在帐前效节军效力。

众人都以为这是崔澈爱屋及乌,正因为是麦铁杖推荐,这才对尉迟融委以重用,就连麦铁杖自己都这么觉得。

但实际上,尉迟融以字行于世,当崔澈看到麦铁杖的来信上,赫然写着尉迟敬德四个字,哪还有半点犹豫。

尉迟敬德本名就是尉迟融,至于尉迟恭,则是归顺唐朝的赐姓。

时年二十二岁的尉迟敬德,怀揣着对未来的满满憧憬,来到了晋阳。

贞元元年(公元606年),正月十二,时年二十二岁的尉迟敬德,怀揣着对未来的满满憧憬,来与其同乡张万岁等人来到了晋阳。

崔澈得知消息,命人将他们引入晋阳宫,在相国府接见了尉迟敬德等人。

只不过出乎尉迟敬德一行人预料的事,崔澈并没有考较他们的武艺,而是询问道:

“诸位之中,可有人善于养马?”

众人闻言,都将目光看向张万岁,张万岁起身答道:

“回禀相国,小民张万岁,家中世代贩马,论及养马,倒是颇有心得。”

实际上,这群人中,崔澈最欣喜的,便是得了张万岁。

原时空中,张万岁跟随尉迟敬德降唐,李世民以张万岁执掌马政。

张万岁专掌监牧养马24年之久。

接手之初,仅有军马三千匹,但在他的努力下,到唐高宗时期,繁育军马76万匹,这还不算军镇、驿站、闲厩的马匹数量。

而随着张万岁被免职,唐朝马政也衰败下来,直到唐玄宗重新启用张万岁的孙儿,恢复张万岁曾经的旧令,这才使得军马数量恢复到40余万。

这样一位养马大才,崔澈又怎能忽视,初唐名将们能够四处灭国,扬威异域,其中少不了张万岁的贡献。

所以他才会在接见尉迟敬德一行人时,迫不及待的询问谁能养马,就等着张万岁毛遂自荐。

当然,崔澈也不能单凭张万岁一句话就对他委以重任,为此,崔澈特意询问了张万岁不少养马的知识。

崔澈自己对于养马所知不多,但并不妨碍他不懂装懂,时而颔首微笑,仿佛张万岁所言,无不贴合自己的心意。

在张万岁通过所谓的考核后,崔澈当即表奏天子,拜张万岁为太仆少卿,专掌马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