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413章 汾阴薛氏

重生周隋之际 第413章 汾阴薛氏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413章 汾阴薛氏

第413章 汾阴薛氏

河东三族之中,最先来到晋阳的是汾阴人薛道衡。

薛道衡历仕北齐、北周以及隋朝,与已故隋相李德林齐名,如今已经六十六岁的高龄,是当今的文坛领袖。

他如此急不可耐地拜谒崔澈,也是迫于无奈。

早些年,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极其爱慕薛道衡的才华。

薛道衡曾获罪,被杨坚流放岭南,杨广特意派人前往关西,告诉薛道衡,让他走扬州道,等到了扬州,自己便会上奏杨坚,将薛道衡留在幕府。

然而薛道衡却厌恶杨广,他并没有走扬州道,而是由江陵道南下,宁愿流放岭南,也不愿给杨广当幕僚。

以杨广的自尊心,受此羞辱,又哪能忘怀。

杨广即位后,正打算处置薛道衡,偏偏薛道衡又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

这篇文章自然是用来歌颂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但在一个怨恨你的人眼中,哪怕呼吸,都是一种错误。

杨广却认为,《高祖文皇帝颂》对隋文帝极尽赞颂之词,与《鱼藻》的用意相同。

《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此诗通过溢美周武王来讥讽周幽王。

哪怕《高祖文皇帝颂》全文没有一点讽刺之意,杨广还是认为薛道衡把自己与周幽王联系在了一起。

杨广这人的脑洞向来都大,手下大臣写一篇文章歌颂他的父亲,杨广都能联想到对方是将自己比作周幽王,于是生出了杀意。

要不崔澈怎么会觉得在杨广手下没有安全感,非得要造反。

薛道衡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了杨广正在搜罗罪证,要处置自己。

毕竟杨广总不能以薛道衡溢美先帝为由,将他治罪。

薛道衡惊恐不已,他清楚这新仇旧怨一块算,自己必然没有活路,赶忙弃官而逃,回到了河东。

如今崔澈占据河东,薛道衡也在接到好友房彦谦的书信后,带着一众子侄来到了晋阳。

崔澈走出燕王府,亲自迎接这位文坛领袖。

他看重的并不是薛道衡自身的能力,而是他的门生故旧。

无论哪个年代,能成为文坛领袖,必须要有广阔的人脉。

薛道衡才下马车,崔澈便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薛道衡的手,激动道:

“听闻薛公能来,孤喜不自胜,日夜盼望,今日终于能与薛公相见。”

崔澈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热情的态度,也让薛道衡心里好受了些。

薛道衡厌恶杨广,又怎会对崔澈生出好感。

这两个人本就是蛇鼠一窝,臭味相投,如今只不过是为了各自的野心而决裂。

只是薛道衡没得选择,正如房彦谦在信里所言,他获罪于杨广,如今再被崔澈怨恨,天下之大,哪还有他的容身之处。

“老朽有劳大王亲迎,实在是愧不敢当。”

二人在燕王府外寒暄几句,崔澈望着搀扶薛道衡的少年,问道:

“这位便是令郎吧?”

薛道衡立即对少年吩咐道:

“收儿,还不快向燕王行礼。”

少年正是薛道衡之子薛收。

薛收时年十四岁,却已经是名满河东,十二岁时,就与族兄薛德音、侄儿薛元敬齐名,世称河东三凤。

其中,薛收为长雏、薛德音为鹜鷟,薛元敬为鹓雏。

薛道衡带来的子侄之中,不仅有薛收,也有薛德音与薛元敬。

只是其余二凤更侧重于,譬如鹓雏薛元敬便与薛收同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但薛收在才学之外,更有谋略,原时空中,经由房玄龄的引荐,薛收成为李世民的重要谋臣。

李世民一战生擒王世充、窦建德,便是薛收运筹帷幄,力排众议的结果。

只不过如今的薛收还略显青涩,崔澈打算等房玄龄来了晋阳,让薛收跟在他的身边历练一番。

在薛道衡的介绍下,崔澈一一与北上的薛氏俊彦问候致意。

寒暄过后,薛道衡与一众薛氏俊彦随着崔澈步入燕王府,女眷们依旧在车厢中等候。

崔澈在府中与薛道衡亲切交谈,又一一考校薛氏子弟的才学,随即便向杨谅表奏薛道衡为介州刺史,领隰城、介休、永安、平遥,绵上五县,治于隰城(今山西汾阳)。

其余子弟,也各有安排,如薛德音、薛元敬为内史舍人。

而时年十四岁的薛收则被崔澈征入燕王府,与麦仲才、麦季才等人一般,暂时不安排具体职务,侍奉崔澈左右。

崔澈早已为薛道衡等人在晋阳安排好了住所,派遣麦仲才将他们带去安置,随即又命人唤来房彦藻。

房彦藻匆匆而来,问道:

“大王急着唤臣,不知所为何事?”

也许是想要说的话实在难以启齿,崔澈犹豫半晌,这才吞吞吐吐道:

“薛公有一庶女,时年十四,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听说她妙通经史,才貌双全,孤欲联姻汾阴薛氏,此女当为良配,愿遣孝朗(房彦藻)为孤求之。”

崔澈觉得羞于示人,毕竟自己如今都三十六岁了,居然还要纳一个十四岁的侧室。

但薛氏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对他的吸引力,不亚于那些孀寡的贵妇。

原时空中,薛氏最终做了李渊的妃嫔,便是历史上的薛婕妤。

李渊那老不羞,比崔澈还年长了四岁。

如今崔弃疾的妻子南阳公主产期将近,假如生下的是嫡长孙,崔澈自然是要接到自己身边亲自抚养。

而唐高宗李治,便是薛氏一手教养。

在李治登基后,以师傅旧恩,册封薛氏为河东郡夫人。

薛氏如果能为崔澈调教出一个没有风疾的李治,澈哥儿百年之后,埋在坟墓里都能笑醒。

崔澈对于自己这年龄,向薛氏提亲,属实觉得难为情。

但在房彦藻看来,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当即应道:

“大王还请放心,臣这就往薛公府上,为大王说媒。”

因为兄长房彦谦的关系,房彦藻与薛道衡也是熟识的,对于说服薛道衡,房彦藻自信满满。

崔澈闻言大喜,他许诺道:

“若能得偿所愿,孤必有重赏!”

房彦藻领命而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