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380章 出城约战

重生周隋之际 第380章 出城约战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380章 出城约战

第380章 出城约战

“明公,如今洺、魏二州将士的家眷日夜在城外呼喊,扰乱人心。

“我等又不能派兵驱赶,常有士卒趁夜吊出城外,投奔崔逆。

“若是继续困守邺城,谁也不清楚洺、魏将士是否会私开城门,引叛军入邺城。

“为今之计,只有集结相州精锐,出城与崔逆决战。

“若能得胜,危局自解,还请明公应允。”

相州总管府司马冯孝慈进言道。

司法参军吕玉,仪同三司侯莫陈乂随即附和,三人在前来请战之前,就已经有过商议,自然不存在分歧。

而相州总管李景愁眉不展,他也知道冯孝慈说的是实情。

崔澈这两天一直在让将士家眷在城外呼喊,李景对此实在是束手无策。

有叛军骑兵护卫,李景无法派兵出城驱赶,更不能下令让守军朝城外射箭,将那些呼喊的妇孺给射死。

真要这样做,只怕洺、魏二州将士立即就会调转弓矢,倒戈相向。

也就是崔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驱使洺、魏二州妇孺攻城,否则李景还真不知道这城池应该怎么守。

当然,即使崔澈没有这么做,李景也觉得邺城是守不下去了。

正如冯孝慈所说,不仅要防着城外的叛军,更要防范城内洺、魏二地的将士给崔澈做内应。

这样的情况,哪怕是李景麾下以守城见长的侯莫陈乂,也没有破解的办法。

如今崔澈以洺、魏二州妇孺瓦解守军士气,也正应了当初李靖的推断,终于让李景相信了李靖的清白。

李景清楚,除去出城决战以外,唯一的破敌之法,或许就是李靖所献,偷袭毛州,毁掉崔澈囤积在馆陶县的物资,只是事到临头,却因为赵仁明的挑拨,而放弃了这一计划。

这让李景悔不该当初,他立即派人前往李靖的住所,邀请李靖前来议事。

打算利用他对崔澈的了解,一起商议出城决战的具体事宜。

但是李靖却向使者推脱有病在身,拒绝前来。

吕玉不悦,他请命道:

“明公,这李靖分明是在装病,不愿为明公出力,既然不与我等同心,又与崔逆交情密切,此人不能留,吕某愿为明公除之。”

李景一声长叹,摇头道:

“罢了,他一心为我谋划,终究是我受了别人的挑拨,对他心怀猜疑。

“既然是我有负于他,又怎能再去害他的性命。”

李靖并不清楚自己逃过了一劫,但也许就是知道李景的为人,笃定他不会害了自己,这才推病不来。

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李靖不来,李景麾下还有三员大将,冯孝慈、吕玉都、侯莫陈乂都是才能出众之辈。

过去李景领兵作战,只是专注抚慰将士,军中大小事务,尽数交由三人处置,他们也从没有辜负过李景的期望。

今日,李景又一次将重任交给了冯孝慈、吕玉都、侯莫陈乂,由他们全权筹划明日出城与崔澈决战。

时间不能再拖下去了,越晚一天,将士们的士气就要低上一分。

最终,三人议定,明日由他们三人领相州兵三万五千人,卫州兵一万五千人,共计五万步骑出城,剩余相州兵五千跟随李景留守邺城。

至于洺州兵于魏州兵,无论如何是不敢用了,只能期望借助李景往日的威信,来震慑住二州将士,不使他们在胜负分明之前,在城中生乱。

而作为使者,被派遣出城的便是李景部将赵什柱。

赵什柱得知这个差遣的时候,在心里将李景变着法来骂,他老早就知道李景瞧不起自己,才会让他去作为使者向崔澈邀战。

要是去别人的营寨,或许还会派遣倚重之人,打着不斩来使的旗号,伺机查探虚实。

但崔澈是出了名的使者一进营就得蒙住眼,非得进了帅帐才能取下眼罩,又能查探什么虚实。

李景派他去,就是传个信而已,至于崔澈是杀,还是扣留,或者放回邺城,李景都不在意。

赵什柱才被吊下城墙,没走几步就被哨骑捉了,本以为他是前来寻找家眷的洺、魏二州将士,听赵什柱自报家门,才知道原来是邺城派了使者拜营。

还是老规矩,赵什柱被蒙上了双眼,当他的眼睛重见光明的时候,也望见了帅位上的崔澈。

“我当使者是谁,原来是赵柱国,可是李景要开城请降,派赵柱国来与我商议?”

赵什柱恭恭敬敬道:

“燕公当面,不敢称柱国,李公派赵某前来,就是想与燕公约定明日巳时正刻(上午十点),与燕公在城北一决雌雄。”

崔澈笑道:

“李景莫非是想着明日约我决战,以为崔某今夜就会放松警惕,好来袭击崔某大营吧。”

话音刚落,帅帐内就响起了哄笑声。

赵什柱赶忙解释道:

“论及劫营,燕公堪为当世第一,我等又怎敢班门弄斧。”

崔澈摆手道:

“赵柱国谬赞了。”

随即又疑惑道:

“莫非是李景麾下无人,区区传话使者,居然要让正二品的柱国来担当。”

一听这话,赵什柱便忍不住抱怨道:

“李景高风亮节,赵某又怎能入他的眼,也就只有燕公还记得赵某身居柱国之位,不似那李景,将我呼来喝去,使唤犹如奴仆。”

听见赵什柱直呼李景姓名,崔澈嘴角流露出一丝笑容,却又立即敛去,只听他惊讶道:

“赵柱国又有何罪,堂堂朝廷命官,竟然要受此屈辱。”

赵什柱闻言,叹息不已。

他这个柱国的官位,是靠姐夫虞庆则的性命换来的。

当初他与虞庆则的小妾私通,担心被姐夫发现,于是先下手为强,诬告虞庆则谋反,最终虞庆则被处死,赵什柱也得以超额提拔,被授予柱国一职。

也正是因为这一出,李景总是瞧他不起,但赵什柱自己也有苦难言,若不是杨坚暗示,他又有什么胆子去诬告朝堂四贵之一的虞庆则。

正唏嘘时,只听崔澈感慨道:

“我曾与虞庆则颇有过节,本要亲自出手整治他,不曾想赵柱国却为我代劳。

“世人都说赵柱国陷害亲戚,但要虞庆则死的人,分明是先帝,赵柱国是为先帝背了骂名。

“代人受过,更被同僚排挤,崔某实在为赵柱国感到不值。”

没有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