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368章 仁寿宫变

重生周隋之际 第368章 仁寿宫变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368章 仁寿宫变

第368章 仁寿宫变

“此话当真!”

杨广站起身来,脸色煞白。

杨素看了一眼跟来的虞世基,虞世基赶忙上前答话道:

“回禀太子殿下,此事千真万确,柳尚书、元侍郎传陛下口谕,下官亲笔写下敕书。”

杨广感觉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

陪同杨广入住大宝殿的太子妃萧氏赶忙搀扶住他,安慰道:

“圣人此举,或许只是父亲思念儿子,想要临终之前见上一面。”

杨广抬起手,示意自己能够站稳,在萧氏松开后,杨广愤恨道:

“父皇命我看押庶人勇,若真是要与他诀别,只需派人往大宝殿传话,孤自会将杨勇送入仁寿宫,又何须柳述、元岩鬼祟行事。

“况且既是诀别,又哪有只传庶人勇,不召庶人秀的道理。”

说罢,杨广看向杨素,继续道:

“杨相,今日之事,你我始料未及,但多年艰辛,不可毁于一旦,如何行事,还请杨相教我。”

杨素在来的路上早有想法,他沉声道:

“为今之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圣人卧病在床,不能视事,已经将国事尽数托付给了太子。

“太子不妨假传诏令,抓捕柳述、元岩,命东宫将士宿卫仁寿宫,隔绝内外消息。”

这无疑便是要发动一场宫廷政变,但杨广没有半分犹豫,他立即颔首道:

“便依杨相所言。”

随即又看向前来通风报信的虞世基,当初他还是藩王的时候,曾与秦王杨俊同时征召虞世基、虞世南两兄弟,只不过虞家兄弟既不敢得罪晋王杨广,也不敢惹秦王杨俊不快,便逃出了大兴。

杨广对虞世基道:

“你有功于孤,孤不会亏待你。”

虞世基强忍激动,当即向杨广叩首谢恩。

不久,杨素便带着杨广伪造的天子诏书,离开大宝殿,直奔东宫。

当他赶到的时候,宇文述正领着东宫卫士将柳述、元岩拦在了宫门外。

二人的耐心似乎达到了极点,柳述大怒,朝东宫卫士训斥道:

“宇文述公然抗旨,你们也要与他共诛九族吗!”

东宫卫士都有退缩之意,宇文述见状,赶忙驳斥:

“圣人若是要见庶人勇,此前群臣诀别之际,就已经将他传召入宫,怎么会等到现在。

“这分明是柳述、元岩假传诏令,想要图谋不轨!”

随即又高喊道:

“我等深受太子大恩,又岂能受他们的蒙蔽!”

元岩急了,他摊开诏书,示于众人,大声道:

“是真是假,你等一看便知。”

然而,不等东宫将士们看清诏书上的印玺,元岩身后却响起杨素雄浑的嗓音:

“柳述、元岩矫诏,我奉圣人诏令,擒拿二贼!”

元岩、柳述听见杨素的声音,一颗心已然凉了半截,当他们回头看去,正是杨素站在马车上,高举一封诏书。

宇文述大喜,当即催促道:

“你等还不速速奉诏擒贼!”

东宫卫士随即一拥而上,将柳述、元岩擒住。

柳述不住地在挣扎,他声嘶力竭地在大喊:

“杨素矫诏!我才是.”

话未说完,却被宇文述卸掉了下巴,这一幕看得元岩两股战战。

杨素跳下马车,浑然不理会柳述怨毒的目光,与宇文述验过了杨广的信物后,说道:

“太子有令,东宫卫队立即前往仁寿宫宿卫!”

宇文述知道事情紧急,他没有询问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赶忙调遣并将。

杨素将元岩手中的诏书夺去,看后,便露出讥讽的笑容,当着柳述、元岩的面将杨坚释放杨勇,召其入宫的诏书焚毁。

柳述还在那里无声谩骂,元岩抖似筛糠,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杨素派遣亲信将二人收押,随即便与东宫左卫率宇文述、左宗卫率郭衍、太子右庶子张衡等人率领东宫卫队趋向仁寿宫。

大批全副武装的甲士涌向仁寿宫南面正门,永光门,也让永光门守将不知所措。

⊙ Tтkan⊙ c○

从对方的旗帜、甲胄,永光门很清楚这是东宫卫队,但他们此刻聚来又是作甚,难不成要谋反么。

杨素早已弃车骑马,他来到永光门下,又摸出一封诏书,高举着喝道:

“我乃左仆射杨素,奉诏令率领东宫卫队接管仁寿宫宿卫!”

守将也看清了杨素的容貌,知道对方正是杨素不假,也终于松了口气。

吊篮将诏书送上城头,在确认过真伪后,永光门守将本欲立即开门,但一名亲信却疑惑道:

“陛下怎会调东宫卫队宿卫宫城。”

永光门守将沉声道:

“这分明是太子的命令,兴许是宫里发生了变故。”

亲信大惊,小声道:

“莫非.是圣人驾崩了?”

永光门守将没有作声。

在他看来,也只有这一个解释,皇帝驾崩,太子在登基前没有安全感,于是抽调自己的卫队入宫宿卫,这才是正常情况。

至于皇帝将死之际,太子急不可耐的发动政变,才算天方夜谭。

永光门守将没有再耽搁,当即领着众人走下城楼,打开永光门,与东宫甲士交接了防务。

杨素领着甲士占据永光门后,留下宇文述、张衡指挥调度,接管其余各门的防卫,自己则与张衡领了一队甲士前往大宝殿与杨广汇合。

杨坚执掌北周大权,是依靠郑译、刘昉在周宣帝宇文赟死后,矫诏而来。

不曾想,将死之际,其子杨广有样学样,通过矫诏发动一场宫廷政变。

宇文述、张衡等人手持诏书,与戍卫仁寿宫各处宫门的禁军和平交接,没有爆发一点冲突。

猜测杨坚驾崩的宫门守将大有人在,毕竟杨坚都已经跟百官诀别了,禁军将领门都以为是杨广秘而不宣,他们无意谋反,自然是全程配合。

杨素领着甲士沿途所过,都是宦官、宫婢门惊恐的叫喊声。

但站立在大宝殿外的杨广,望见杨素、张衡等人前来,却觉得甲叶摩擦的声响,最为悦耳动听。

他知道,这支卫队能够来到大宝殿,这证明整座仁寿宫都落在了自己的控制之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