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366章 君臣诀别

重生周隋之际 第366章 君臣诀别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366章 君臣诀别

第366章 君臣诀别

抗旨不遵与谋反,唯一的区别就是能否在事后得到皇帝的原谅。

例如汉章帝下诏放弃西域,班超抗旨不归。

当然了,班朝与崔澈所为在统治阶级眼里,出发点的不同,也使得两者的性质天差地别。

但落在无知百姓眼中,二人的难处又都是相通的。

毕竟他们不知道崔澈与阿会鲁苏的真实关系,于是落在世人的眼中,如今的燕地,也确实是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

崔澈知道,自己这套操作,瞒不过聪明人。

他也没想过能够骗过聪明人,他的目标是蒙蔽那些无知大众。

在封建社会,愚昧无知者,总是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早在与魏征定下拖字诀后,崔澈就已经下定决心,绝对不能公然扯旗造反,使自己背负道义上的骂名。

为此他暗中煽动军士请愿,制造自己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留在燕地的假象。

崔澈可以是碍于将士们的请求,但刘方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毕竟定、冀、瀛三州并非边地,没有外敌威胁,因此就只能是让刘方坚持杨达前往与他交接政务。

杨达畏惧不敢入境,责任自然不在刘方的身上。

只是崔澈为了所谓道义,也放弃了许多。

诸如黄河以南的旧部秦琼、周侃、张恒、王庆等人,他们并没有按照朝廷的安排,前往关西、江南甚至蜀地为官。

而是纷纷按照崔澈的吩咐,弃职辞官,带着家眷纷纷逃亡燕地。

其中也包括了在河北南部各州县为官的裴秀、房彦谦、黄百吉等人。

燕州城内,难得众人齐聚,侍立在崔澈身后的程咬金还在朝秦琼眨着眼。

秦琼回以微笑,看得出来,哪怕离开了此前扎根的齐鲁之地,也并没有影响秦琼的好心情。

他知道,如今只不过是暂时离开。

秦琼与周侃、张恒、王庆等人苦心经营二十年,在齐鲁各州各县,在当地府兵与盐兵之间,营构了错综复杂的人脉网。

看似崔澈放弃了黄河南岸,实则只要将来他全取河北,齐鲁之地,自可传檄而下。

因此,对于崔澈让他们北上的命令,众人也没有抗拒。

齐鲁之地本就是掌中之物,面对朝廷的逼迫,暂时放弃,也无需为此竖起反旗。

堂内之人都在兴致勃勃的谈论起最近在燕地流传的谶言。

中华大地不养闲神,享受了香火祭祀,临到用时,自然就得出力。

不仅是乙支文德此前所捏造的‘燕地有王气,崔氏为天子’已经在崔澈的授意下,小范围流传开来。

这些时日以来,更有许多灵异现象,似乎是神明作祟,但却都在预言着同一个事件:隋室将亡。

程咬金就曾射下一只鸟儿,只见其翅膀上赫然写着:‘仁寿四年,子弑父,山陵崩。’

至于什么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的戏码,更是在幽、定等州屡屡上演。

也不是崔澈一个穿越者,非要搞封建迷信,奈何人们就吃这一套。

与此同时,杨坚并不满足将齐鲁之地,与河北南部部分州县重新收归中央的控制。

他下诏,向天下人公示崔澈的罪状,将他的行为定性为叛逆。

同时也在准备组织大军对燕地进行围剿。

其中,就包括命汉王杨谅征召河东大军,届时出太行山,进攻定州等地。

以及遣人去往碛口,传令启民可汗南下,威胁恒、燕等地。

汉王杨谅不敢违背其父的命令,但也不愿真的发兵与崔澈交战,他知道,一旦崔澈败亡,自己也将在杨坚去世后,独木难支。

杨谅听从参军王??的建议,应下诏书之后,不紧不慢的在晋阳聚兵,却以粮草尚未备齐为由,屡次更改出兵时间。

而启民可汗更是为难,如今库莫奚动员了近十万大军,崔澈也在燕州聚集了超过十一万步骑,双方假装对峙,自己这时候南下,凑上去,不是送羊入虎口么。

更别提北方还有一个都蓝可汗虎视眈眈。

启民可汗只得派遣使臣入朝,希望杨坚能够体谅他的难处。

而崔澈在得知杨坚将自己定性为叛逆以后,连呼冤枉,竟在一日之内,连上十三道奏表自辩清白。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六月十七日,崔澈十三道自辩奏表送抵岐州仁寿宫,但此时的杨坚已经卧病不起。

原本除去杨谅、启民可汗以外,杨坚还安排了另外一支兵马,担任平叛的主力,由越国公杨素节制关西各军,但随着杨坚病重,以及杨谅、启民可汗无法按时出兵,不得不取消了出兵计划。

杨坚自己就是在宇文赟暴毙之后,通过掌控关西各府卫之兵,从而上位。

又怎么敢在自己重病之时,将关中的军队交到杨素的手上。

这与杨素有没有篡逆之心无关,只不过是一个过来人的本能反应。

况且经历了崔澈的背叛,杨坚在这个时候,也不敢相信外人。

当天,杨坚自觉时日无多,他躺在病榻上与文武百官诀别。

握着大臣们的手,杨坚强打精神,一一叮嘱他们要好生辅佐太子。

群臣们无不眼含热泪应下此事,而一旁的太子杨广已经哭成了泪人。

然而杨坚所不知道的事,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却在当天夜里给他一个惊喜。

自从杨坚卧病在床以来,杨广就住进了仁寿宫大宝殿,眼看父亲已经与群臣诀别,杨广清楚,皇位,已经触手可及,就只差临门一脚。

可越到这时候,杨广心中却越发不能安宁,他总担心会生出变故,于是派人给杨素送去一封密信,询问他,自己应该在丧父之前,做些什么准备。

杨素与黄门侍郎元岩,兵部尚书柳述等人如今也在宫内侍疾。

也许是杨坚对杨广也留有一手,他并没有将杨勇的亲信赶尽杀绝,比如曾被他相中,准备招为驸马的柳述,就被留在了朝堂,作为对太子杨广势力的制衡。

信已经送了出去,但杨广内心的烦躁却让他不愿继续留在大宝殿,便也有了出去透透气的想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