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353章 契丹军队

重生周隋之际 第353章 契丹军队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353章 契丹军队

第353章 契丹军队

仁寿三年(公元603年),正月初六,崔弃疾恭送其父崔澈出城,各部酋长亦步亦趋,紧紧跟在崔澈的马后,其中就有新近被册封为契丹王的大贺摩会。

崔澈此前承诺,东征之时,契丹八部,谁出力最大,便表奏其为契丹之主。

他也没有在战后食言,向杨坚报捷的同时,也为大贺摩会表功。

在封赏诏书送往辽东以后,大贺摩会终于得偿所愿。

但他也知道,契丹不同于库莫奚。

阿会鲁苏受封奚王之前,库莫奚经历了上百年的部落联盟历史,而契丹在此之前,还一直处于部落阶段,从未有过共主。

自己这个契丹王,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王,对于其余七部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若不是有崔澈扶持,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买账。

这也让大贺摩会清醒的认识到,要坐稳自己的王位,必须要紧紧依靠着崔澈。

崔澈将五千辽东骑卒,也就是当初被驱使攻城,剩下的五千高句丽骑兵,尽数留给了崔弃疾。

此前辽东城内的六万降卒,也在重新组织后,归于崔弃疾的麾下,助他守城。

在崔弃疾的眺望中,崔澈领着四族联军向北而行,计划原路返回。

路途中,崔澈将大贺摩会唤来,说道:

“如今你已经是契丹之主,按理说,应该号令八部,无所不从。

“只是草原上自古以来,都讲究弱肉强食,在没有相应的实力时,名位只会惹来祸患。”

大贺摩会神色稍显慌张,他不知道崔澈与自己说这些事,究竟是什么用意。

难道是有其余酋长在私底下找过崔澈,说服了他,要让自己退位让贤?

“小王能当上契丹之主,全是燕公的功劳,燕公若是让小王逊位,小王不敢不从,只是”

大贺摩会话未说完,却听崔澈笑道:

“大王误会了,我崔澈又岂是出尔反尔之人,今日唤来大王,是要助大王坐稳契丹王位!”

大贺摩会双目一亮,说道:

“小王愚钝,还请燕公明示。”

崔澈不慌不忙道:

“此前契丹八部曾经各自派遣勇士在崔某帐前听命,崔某有意以他们为将校,从契丹各部抽调精兵,组建一支步骑,将他们分置燕、恒二州,也能为大王练出一支精兵。

“有崔某为大王掌控这支军队,只要大王与我同心,其余七部又如何能够反抗大王。”

说着,崔澈神情一冷,沉声道:

“莫非大王不愿与崔某同心?”

漠南草原,早春时节,尚且带着寒气,但崔澈话语中的寒意,更是渗透大贺摩会的骨髓,让他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冷战。

大贺摩会不敢有半点迟疑,他激动道:

“燕公对小王恩重如山,小王又怎敢对燕公生出二心,别说是抽调族中精壮,在燕公麾下听用,就是让小王把命都交给燕公,小王也不会皱下眉头!”

崔澈拍着大贺摩会的肩膀,笑道:

“没那么严重,大王无需轻言生死。”

在与大贺摩会事先沟通,征得他的同意后,崔澈这才命人召来其余七部酋长,向他们说明自己的打算。

众人慑于崔澈的威势,不敢明言反对,但也心生抵触,直到崔澈告知,是让他们派来自己身边侍奉的亲近子弟充当这支部队的将校,这才消除了他们的顾虑。

次日,联军并未直接启程,而是在崔澈的安排下,由麾下二十四名契丹卫士回到契丹大营挑选,抽调了三万精壮,其中骑卒一万,步卒两万。

崔澈为之命名,骑卒号为银鞍契丹直,他们将在马鞍上镶嵌银色叶片,所谓直,源于契丹语,有人或队伍的意思。

步卒号位皮室军,皮室一词在契丹语中有金刚之意,原时空中,皮室军是辽国君主的心腹部队。

这一万银鞍契丹直与两万皮室军,将跟随崔澈前往燕、恒二州。

崔澈相信,只需要严肃军纪,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支精兵。

三万契丹步骑整编过后,崔澈再次领军启程。

二月下旬,联军抵达契丹的传统势力范围。

跟随联军东征的契丹妇孺们驱赶着牛羊,终于重返家园。

契丹八部即将就此止步,临别之际,崔澈又提出担心三万步骑思念家人,向大贺摩会与七部酋长索要银鞍契丹直与皮室军的家眷。

大贺摩会明知道一旦让崔澈把将士家眷也给带走,犹如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但也实在不敢拒绝,只得同意。

其余七部酋长无奈,也只能应了崔澈所请,分出银鞍契丹直与皮室军的家眷,让她们跟随崔澈离开。

这次东征,收获不菲,虽然被崔澈征走了三万户,但是八部分摊下来,也不算不能接受。

尤其是大贺摩会,这个契丹王的头衔,再有强力势力支持的情况下,它本身就不只值区区三万户。

目睹了契丹八部的遭遇,归途中,阿会鲁苏与都速六难免担心自己也会被崔澈用同样的手段削弱,只是他们显然是多虑了。

库莫奚人在这一次东征收获最为丰盛,也意味着他们死伤最为惨重,尤其是三面强攻辽东城,除去高句丽降卒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库莫奚人在担任主攻。

而都速六拢共就三万步骑,崔澈又怎么会再去找他索要。

都速六此前在跟随杨素北击西部突厥,还是跟随崔澈东征高句丽之间,选择了在崔澈帐前听命,惹得杨素心生怨恨,曾经上表弹劾。

不过杨坚并未责罚都速六,毕竟都是为大隋出力,面对两人的征召,总得要舍弃一人,总不能因此就去怪罪对方。

当然,崔澈也没少为都速六申辩,总之,都速六以及其麾下将士应得的赏赐也是一分未少。

阿会鲁苏回到营地时,此前迁往隋境的东突厥、库莫奚妇孺们,也如数在老哈河西岸迎接。

看着他们欢庆团圆,隋军骑卒们恨不得插上翅膀,连夜南下。

崔澈也清楚将士们思念家人,去年开春出兵,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不能自己有四个侧室陪伴,就不顾将士们的诉求。

他并未在塞外过多的耽搁时间,在先后与阿会鲁苏、都速六道别后,大军立即南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