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317章 不问前罪

重生周隋之际 第317章 不问前罪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317章 不问前罪

第317章 不问前罪

面对崔弃疾毫不掩饰地讨好,眼看着他一脸地血污,房玄龄无可奈何,只得叹息道:

“行了,我不会将此事告知燕公。”

崔弃疾苦着脸道:

“阿爷已经知晓此事,我是想让房先生替我在阿爷面前美言几句。”

房玄龄闻言,笑容转移到了他的脸上:

“那我爱莫能助,依我对燕公的了解,只怕是要拿这件事大做文章。

“看在你说把我当兄长的份上,不管真假,提醒一句:衣服穿厚实些。

“念在你是燕公之子,想来挨军杖的时候,没人会来扒你的衣服。”

说罢,大步向营外走去。

崔弃疾黑着脸跟在房玄龄的身后。

望见了崔澈,房玄龄快步走近,喜笑颜开道:

“下官恭贺明公,再获大捷!”

崔澈也是满面笑容,显然是心情大好。

直到崔弃疾走到跟前,崔澈又板着脸,对他好一番训斥,直到房玄龄帮着崔弃疾说话,崔澈这才没有当众殴子,但也狠狠瞪着崔弃疾道:

“你违背军令的事情,我晚些时候再与诸将议罪!”

崔弃疾心道:阿爷果然要借题发挥,这房玄龄可真是乌鸦嘴,说什么就来什么。

崔澈不再理会崔弃疾,继续派人打探消息,如今隋军追亡逐北,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其实让军士披上羊皮,并非崔澈原创,而是晚唐时期,卢龙军节度使李可举,派遣大将李全忠领幽州兵六万,进攻易州。

镇守易州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以轻兵3000蒙上羊皮,散布在原野,以精兵设伏。

李全忠以为是羊群,部下争相捕捉,招致大败。

名字叫全忠的,在忠诚度上,多少都有些问题。

李全忠担心李可举怪罪,索性将残兵败将带了回去,反攻幽州,逼得李可举一家引火**。

崔澈其实是在借鉴王处存的旧事。

再说乙支文德,此前眼睁睁看着契丹骑兵将阵型冲散,又见隋军铺天盖地的掩杀而来,心知败局难以挽回。

他带了一万高句力骑兵,与一万靺鞨骑兵迅速脱离战场,把步卒扔在了身后,替他们阻挡追兵。

乙支文德早就与契丹五部酋长失散,他连北方大营都不敢回,一路向东,打马疾驰,直到东、西辽河的交汇处,才终于松了口气。

看着跟随自己逃出生天的两万骑卒,尽是萎靡不振的模样,又想到被自己丢在西辽河的四万高句丽步卒,一时间悲从中来,只觉得愧对高元的信任,无颜再回国内,就要拔剑自刎。

幸得跟随他出征的渊太祚眼疾手快,抢下了佩剑。

渊太祚是高句丽莫离支,渊子游之子。

而莫离支是高句丽后期出现的新官职,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

渊太祚大喝道:

“不过是一场败仗而已!将军为何却要轻生!

“败于崔澈者,并非将军一人,突厥那么多可汗,难道他们都自尽了么!

“将军虽败,留存有用之身,方有雪耻之日!

“举剑了断算什么!包羞忍辱才是丈夫!”

乙支文德被他骂醒,重新振作,带着这两万骑卒靠着杀马吃肉,终于回到了国内。

高元在得知前因后果后,知道乙支文德是被形势所迫,也没有怪罪他。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说回西辽河一战,王当万领军向北追击十余里,突入敌军大营,多有缴获,甚至还活捉了正要渡河的契丹出伏部酋长,还将达稽、突便二部酋长的首级带了回来。

至于芬问部、悉万丹部却在发现隋军后营有埋伏以后,便悄悄摸摸的给溜走了。

统御伏兵的麦铁杖急着追赶溃兵,冲击乙支文德的军阵,只派了千余骑卒追逐,让他们二人给逃了。

战后经过清点,崔澈得报,此战俘斩两万余人,仓惶之中,跳入西辽河中,被淹死之人,则难以计数。

但由于崔澈在战前严令各部追击不得超过三十里,因此成功逃过隋军追杀的,还是占了大多数。

崔澈倒不是有意放过溃兵,他是担心诸将忙着追捕溃兵,放跑了北岸的契丹部落。

他这一战的目标不在于杀敌多少,而是要让契丹五部归附。

当天,一场大战过后,崔澈马不停蹄,经由此前联军南渡留下的浮桥,渡过西辽河。

而此前侥幸逃回部落的芬问、悉万丹二部酋长,当即找来其余三部留守之人商量后路。

正在五人为了立即东迁,远遁高句丽,还是遣使南下,试探崔澈口风,看是否会追究他们的前罪,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也终于接到了隋军渡河的消息。

“我就说得赶快走!如今隋军快要杀来了,莫非还要再争下去!”

芬问部酋长满腹怨言。

其余四人也纷纷各回部落,准备立即拔营,投奔高句丽。

关键时刻,却意外收到消息,隋军并未继续北上,而是在河岸边扎营,同时派了使者过来,而使者不是别人,正是被俘的出伏部酋长。

此时夜色已深,众人齐聚一堂,他们纷纷询问出伏部酋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怎么就成了崔澈的使者。

出伏部酋长劫后余生,心情稍稍平复,他与众人讲述起了自己在隋营时受到的礼遇,也提到崔澈此前的许诺:

只要归还被掳走的营州百姓,归附隋朝,他可以保证,大隋天子不会再追究他们的前罪。

五部之中,其实有不少人在突厥衰落以后,就准备依附隋朝,找靠山,当然得找实力最强的。

只是当时杨坚忙着筹划灭陈,不愿在北方浪费精力,所以拒绝了他们,只能够转而依附高句丽。

如今崔澈承诺不追究前罪,而且隋朝愿意向他们敞开回报,五部酋长无不振奋。

若是有得选择,谁又愿意迁往辽东,寄人篱下,从此被高句丽完全掌控。

想到崔澈在北疆的威信,想来也不会哄骗他们,自毁名声。

芬问、悉万丹二部酋长与达稽、突便二部留守之人,当夜就跟随出伏部酋长南下,迁往隋军大营拜谒崔澈。

第四章带到,我先看欧冠,皇马打曼城,剩下一章估计是出不来了,只能搞个四章保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