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296章 弃疾从军

重生周隋之际 第296章 弃疾从军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296章 弃疾从军

第296章 弃疾从军

在回府的路上,崔澈装作漫不经心地对崔弃疾道:

“圣人将东征高句丽,以我统御幽州步骑,作为后备,你回去准备准备,过些时日与我一同去蓟县,先在我帐下当个小校”

话未说完,崔弃疾便兴奋道:

“阿爷此话当真?”

崔澈将手搭在了崔弃疾的肩膀,笑道:

“骗你作甚,只是不许你领兵,召开军议时,可列席旁听,却不能发言,若有看法,事后可以再来找我。”

崔弃疾闻言,垮下脸来:

“那不就是与房先生在幽州时一般,着实无趣。”

崔澈抬起手来,轻轻拍在他的脑袋上,打趣道:

“或者你也可以留在大兴,与别的勋贵子弟一般,往禁军谋职,从此宿卫宫禁。”

崔弃疾连连摆手:

“那我还是跟阿爷去幽州好了。”

父子二人回到家中,崔弃疾便迫不及待与他母亲杨丽华说起这件事。

杨丽华看着崔澈,眸子里满是疑惑,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改变了心意,去年不是还与自己站在了一起,想让崔弃疾过两年再出仕么。

崔澈打发走崔弃疾,解释道:

“只是让他做个帐内都督,跟在我身边学着处置军务,不领兵,不上战场,只要我还活着,他肯定出不了意外。”

杨丽华杏眼一瞪,连道:

“呸!呸!呸!战场上刀箭无眼,少说些不吉利的话。”

说着,又问道:

“你们父子几时出发?”

崔澈想了想,说道:

“说是后备,其实也不过是在河东、河北府兵尽出后,领着幽州步骑,代为震慑北疆而已,如今高颎尚未出发,我又何需急迫,且在大兴多住些时日。”

杨丽华一面替崔澈更衣,一面说道:

“妾身也要与你同去。”

“去就去吧!”

崔澈不以为意道,说到底他就是去镇场子的,免得河东、河北的府兵讨伐高句丽去了,漠南部族生出变故。

翌日,崔弃疾一早就要去往书院,辞别恩师徐文远。

崔澈也没忘了自己尊师重道的人设,又派人叫上麦铁杖,三人一同出城。

麦铁杖的三个儿子麦孟才、麦仲才、麦季才,如今都在渭水书院读书。

途中,崔澈听崔弃疾提起书院的学生名单。

只是在王世充、李密等人离开渭水书院以后,崔澈确实找不到在后世耳熟能详的名字了。

一座书院,能在短短十余年间,先后涌现杨玄感、崔澈、李密、王世充这么一些人,已经很夸张了,总不可能真的人人都是大反贼。

李密是在去年十月先崔弃疾一步离开的书院,其父李宽病逝,李密袭爵蒲山郡公,正在家中为父守孝。

此前在丧期内跟随崔澈北伐的李靖已经被下旨夺情,外任赵州(今河北赵县)司马,也是其父祖曾经任职之地。

崔澈领着崔弃疾去见徐文远,麦铁杖则自己去寻他的三个儿子。

书院里的作息还是没有变,崔澈登门的时候,正是休息时间。

崔澈毕恭毕敬向徐文远见礼,说明来意后,徐文远也没有挽留崔弃疾。

崔弃疾在这间书院也有许多年了,是徐文远看着长大的。

知道他与其父一般,无心学问,一门心思都是想着建功立业,以扬名后世。

只是与崔弃疾说了几句勉励之语,便拉着崔澈问起了漠北风光。

二人说了好一会,麦铁杖也领着麦孟才、麦仲才、麦季才兄弟三人来到了厢房。

听他说明来意,才知道也是来向徐文远辞行的。

原来麦家三兄弟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就想着舞枪弄棒,跟随其父从军。

崔澈也没有阻拦,毕竟人各有志。

只是由于年岁最长的麦孟才已经年满十五岁,按规定是不能与其父麦铁杖同往一地赴任,崔澈索性让他也跟崔弃疾一样,在自己麾下做个没有兵权的小校。

至于麦仲才、麦季才,则由麦铁杖自己带在身边。

崔澈回到大兴时,已经有许多旧部在府中等候,都是与他前来道别,其中就包括了新任赵州司马的李靖。

此次漠北建功,众人各有升迁。

除在六州五十镇任职之人以外,其余人得尽快回到属地,配合朝廷征召河东、河北两地的府兵。

与此同时,有宦官登门,是杨坚唤崔澈入宫议事。

崔澈与众人匆匆而别,便随宦官进宫去,路上崔澈问道:

“敢问大监,圣人急着传唤,是出了什么大事?”

说着,一个钱袋塞进了宦官的手中。

宦官连连推辞,但架不住崔澈的热情,只能笑眯眯的收下,为崔澈解释道:

“今儿早上,西南送来急报,那些爨人又闹腾起来了,陛下传召燕公、齐公(高颎)、越公(杨素)、晋公(虞庆则)以及太平县公(史万岁),想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崔澈闻言心中大定,当他来到大兴殿的时候,其余四人都已经等候在殿中,他们就在皇城当值,肯定要比崔澈更快。

杨坚见崔澈进门,还不等他行礼,便道:

“无需多礼,既然人都到齐了,便议一议南宁州之事,是否要出兵,又应该征召蜀地多少将士,高相,就由你来为众人介绍一下南宁州的情况。”

高颎躬身应是,将南宁州的局势娓娓道来。

待他说罢,杨素道:

“回禀陛下,爨人之乱,不在其众,而在地形崎岖,不宜多派大军,臣以为,万人之数足矣。

“以我大隋之盛,足以同时支应两场战事。

“况且蜀南不比岭南,夏季亦可征伐,臣赞同出兵。”

杨坚去年就曾打算以史万岁领军,这在四贵之间并不算秘密,只是因北疆动乱而搁置,今日特意叫上史万岁参与议事,其内心的倾向,不问可知。

高颎、虞庆则虽然素来与杨素不对付,但也出言赞同,崔澈更是不会反对。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史万岁的身上。

史万岁出列道:

“陛下只需给臣五千将士,臣定为陛下讨平南宁叛乱!”

杨坚摇头道:

“切记不可轻敌,朕命蜀王为你征召一万将士,朕等着史卿的捷报。”

明天上推荐,会有爆更,还上一部分欠的章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