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217章 矛盾爆发

重生周隋之际 第217章 矛盾爆发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217章 矛盾爆发

第217章 矛盾爆发

崔澈并没有让麦铁杖久等,他换了一身衣服就往正厅见客。

麦铁杖一见崔澈进门,赶忙拱手躬身道:

“卑职拜见燕公。”

崔澈摆摆手:

“无需多礼。”

二人才入座,崔澈便问道:

“今夜你冒险渡江,可有收获?”

麦铁杖不敢隐瞒,将今夜打听到的情报尽数告知。

崔澈沉吟片刻,让赵文取来舆图,他按照麦铁杖所述,将京口朱莫问、晋陵(今江苏常州)顾世兴、无锡叶略、常熟(今江苏常熟)陆孟孙、以及正在围攻吴县的沈玄??等人在图上一一标注。

“你做得很好,我会为你如实记功。”

崔澈放下了笔,勉励道。

麦铁杖赶忙谢恩。

翌日清晨,崔澈带着这份舆图来到城外大营,将麾下诸将尽数唤来,为他们介绍了局势后,说道:

“如今吴县尚在,却也危在旦夕,我军尚未集结,不可轻举妄动,自今日起,各部在江北鼓噪声势,让叛军以为我等即将渡江,分兵防卫,不能全力攻城。

“待大军集结完毕,叛军已然松懈,正可一举渡过长江,平定叛乱!”

众将尽皆领命,唯有崔弘度脸色不豫。

崔澈瞥了他一眼,倒也没有多说,其余人纷纷告退,各回军中执行崔澈的军令,崔弘度却留在了帅帐,没有挪步。

“崔总管可还有事?”

崔澈询问道。

崔弘度不满道:

“区区叛军,何需各部集结,若是燕公畏敌,不如派我为先锋,我领江陵府兵渡江,长驱直入,救援吴县,燕公只需静候佳音。”

崔澈脸色阴沉下来,他冷声道:

“弱落水一战,阿波可汗统御突厥十五万大军列阵于前,我尚且不惧,又何惧江南叛军。我敬伱是宗族长辈,故而以礼相待,你今日的言行,莫非是要逼我杀人立威!”

“你”

崔弘度勃然变色,话才出口,却见崔澈狠狠拍了下桌案,厉声道:

“崔弘度!你真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吗!”

一众卫士听到声响,纷纷冲入帐中,朝崔弘度拔刀相向。

崔弘度也没想到,此前对自己步步退让,努力维持两人和睦关系的崔澈今日居然发了这么大的火。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崔澈,以为今日是对方设下伏兵,真要拿自己的人头立威。

然而崔澈却朝卫士们喝道:

“都给我退下!”

卫士们这才将钢刀收回了刀鞘,陆续离开帅帐。

崔弘度松了口气,他方才真以为崔澈要杀自己,来一场鱼死网破。

崔澈死死盯着崔弘度,沉声道:

“圣人授我临机决断之权,你若不服,现在就回大兴,向圣人请求易帅,但在此之前,我说的话,就是军令!违令者死!”

崔弘度被崔澈凶狠的眼光看得头皮发麻,他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倚仗的是皇后表兄身份,而崔澈更是皇后的女婿。

表兄,又怎么比得过女婿亲近。

况且当今天子对他早有不满,都记恨了十多年,若是崔澈冠以不尊军令的罪名,真把他杀了,顶多也就是降职罚俸,总不会让女婿偿命。

崔弘度最终还是服了软:

“末将遵命。”

他实实在在从崔澈的眼神中看到了杀意。

崔弘度的感觉并没有错。

要不是二人都出自博陵崔氏,同族相残,会使宗族离心,崔澈早就寻了个由头将他给砍了,又怎么会容忍到现在。

不过有一点崔弘度倒是说对了,在大军尚未集结的情况下,崔澈确实不敢孤师渡江。

他倒不是畏惧叛军强大,崔澈担心的是自己即将面对众志成城的江南军民。

在出发前,杨坚曾经叮嘱他,不要俘虏,但凡参与叛乱之人,哪怕是阵前投降,都得罚作奴隶,其余则尽数诛杀。

这样的报复手段固然能够震慑江南百姓,可激起的反抗,也不容小觑。

明知必死,他们定会以死相拼,而且叛军本土作战,根本难以制止当地民众向他们传递消息。

真要孤军深入,哪能隐匿行踪,没准轻易就让人包了饺子。

崔澈压根就没想过集中俘虏,等战后再统一坑杀,这样做,透支的是自己的信誉。

倒不如渡江后,广而告之,只有阵前投降,才能免死。

自那日的冲突后,崔弘度着实收敛了许多,虽说也没给崔澈什么好脸色,但至少不会公然质疑他的军令。

崔澈也没再幻想能与崔弘度有多亲近,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由于隋军在江北鼓噪声势,叛军真以为崔澈计划渡江,赶忙向沈玄??求援,沈玄??不得不暂缓了对吴县的攻势,分兵支援直面崔澈大军的朱莫问。

在崔澈耐心等待大军集结的时候,大兴城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正月下旬,太子妃元氏于东宫病逝。

“这定是太子与云氏合谋,毒害了元氏!”

独孤伽罗断定太子妃是被杨勇与云昭训毒杀。

杨坚却无心过问此事,他如今急着催派各部迅速往扬州集结,期待崔澈快速剿平叛乱。

独孤伽罗未能如愿彻查,却还是认定元氏之死与杨勇、云昭训脱不开关系,内心对杨勇的憎恨已然临近顶点。

倒也不能说是独孤伽罗错怪了两人,元氏虽然不是杨勇与云昭训毒死,但也确实是被他们给气出了心病,这才香消玉殒。

一惯顺从妻子的杨坚禁不住独孤伽罗的念叨,只得派人往东宫训斥杨勇,哪知道杨勇以为是元氏之父元孝矩从中作梗,向杨坚进谗言,吵闹着要杀死元孝矩。

与此同时,元氏尸骨未寒,杨勇便急着让云昭训主持东宫内事,其意不言而喻,自然是希望杨坚能立云昭训为太子妃。

这一连串的作为,更是引起了杨坚夫妇的不满,也彻底断绝了杨坚夫妇与杨勇之间的情分,易储的念头在杨坚脑海中挥之不去。

据说高颎得知这些事情,屏退了佐吏,独自在尚书省的厢房长吁短叹。

一月三十日,对于东宫变故尚不知情的晋王杨广终于来到广陵城外。

而此时隋军各部都已经陆续集结,城外足有十万大军,其中就包括了比杨广早了两天抵达的三千博陵骑卒。

晚上还有一章,在十二点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