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178章 燕公崔澈

重生周隋之际 第178章 燕公崔澈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178章 燕公崔澈

第178章 燕公崔澈

开皇九年(589年)二月,江南各地掀起的零星反抗被陆续扑灭。

随着高凉郡(今广东阳江)太夫人洗英收到隋使送来的陈叔宝亲笔写下的劝降书信,决定以岭南之地归附。

自此,至西晋灭亡后,长达273年的分裂局面得以结束,天下再次重归一统。

三月初六,各部陆续班师,杨广留司马王韶镇守石头城,自己领军北还,陈叔宝及其王公大臣随行,队伍延绵五百余里。

四月十八日,晋王杨广、秦王杨俊依次入城,杨坚于广阳门检阅各军,以灭陈之功,拜杨广为太尉。

淮南道行台与山阳道行台都是为了伐陈临时而设,如今南陈已然灭亡,自然就要撤销,杨广重回晋阳,任并州总管,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

而杨俊却被任为扬州总管,镇守广陵,都督四十四州诸军事。

这或许便是杨坚有意为之。

杨坚没有怪罪杨俊懈怠战事,两军交战,僵持月余本就是常有之事,反而在听了使者转述的杨俊一番话,对他赞赏有加。

宫城正南的广阳门外,用以赏赐将士的物资,一直堆积到了城南,光是布帛就有三百余万段。

高颎受封齐国公,加上柱国;

杨坚对高颎道:

“高卿南下之后,有人诽谤高卿谋反,朕已将他诛杀,我们君臣之间的恩义,哪是那些青蝇小人所能离间。”

领军南下时,称呼独孤公,班师回朝却改称高卿。

但高颎已经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他激动叩首,感激杨坚的信任。

要不是杨坚将他扶起,非得要在广阳门外磕得头破血流不可。

杨坚又加封杨素为越国公,另封其长子杨玄感为仪同三司,第四子杨玄奖为清河郡公,又布帛万段,粟米万石。

同时将陈叔宝之妹乐昌公主赏赐给杨素为妾。

这位乐昌公主本有夫婿,只是在战乱中离散,夫妻二人事前将一面铜镜分为两半,作为信物,期待将来重逢。

杨素当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正沉浸在激动之中。

谁能想到,就在前两年,因为家中悍妻大义灭亲,他还获罪免职,被贬为庶民。

如今这般风光,甚至荫子官爵,至于封妻,大可不必,杨素恨不得那悍妇去死。

当然,今日这么大的盛事,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大将贺若弼与韩擒虎二人争功,皆认为自己才应该是伐陈功劳第一。

二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贺若弼在白土岗大破陈军,但韩擒虎率先入城。

在回师前,二人就没少因这事发生争吵,甚至恶语相向,最严重的一次,甚至挺剑而出,要不是杨广、高颎等人闻讯赶来,后果不堪设想。

今日两人再次争吵起来,杨坚也没办法,只得和稀泥,说道:

“二卿俱为上勋。”

以他二人并列功劳第一,但贺若弼与韩擒虎之间的梁子还是结了下来。

贺若弼受封宋国公,进位上柱国,实授食邑三千户,又将陈叔宝的妹妹赏赐给贺若弼为妾。

但韩擒虎只被授予上柱国,赐物八千段,由于他纵兵在建康台城**宫女,被有司弹劾,因此不被授予爵位。

眼看着自己身前的人越来越少,终于轮到了崔澈,他一见杨坚,便下拜请罪,自陈虽为长史,却未立功勋。

杨坚将他扶起,宽慰道:

“当年崔卿献策平陈,计策多有成效,况且崔卿辅佐秦王,纳降陈众,又岂可说是徒劳无功!”

说罢,杨坚看向近侍,近侍赶忙宣旨,崔澈封燕国公,进位上柱国,实授食邑三千户,与贺若弼相同。

“臣微末之功,又岂敢于贺若将军同赏!”

崔澈赶忙推辞。

贺若弼复姓贺若,并非姓贺。

杨坚却不许:

“朕并非以南征之功封赏崔卿,崔卿当年献策平陈,后又远击突厥,今日受赏,实是累功获封。”

崔澈闻言,哭拜道:

“陛下隆恩,教臣如何报答!”

杨坚又将崔澈扶起,崔澈这才哽咽着应下这份赏赐。

南征之前,崔澈推辞国公与上柱国,只因为不愿当这个出头鸟,如今班师回朝,众人皆受封赏,崔澈再受这燕国公、上柱国,便也不那么引人注目。

杨坚拍着崔澈的肩膀笑道:

“既然晋王已经将张丽华相赠,朕就不再另赐崔卿美人。”

一旁的杨广闻言,只感觉心中绞痛。

崔澈偷偷瞟了杨广一眼,见他苦着一张脸,强忍笑意,再次向杨坚谢恩。

封赏还在继续,崔澈退下后,走到杨广身边,轻声道:

“你莫非还在惦念着张丽华。”

杨广神情一变,正色道:

“子澄莫要胡乱猜疑!”

崔澈却轻轻撞了一下杨广肩膀,戏谑道:

“你那套说辞也就蒙骗旁人,我可不记得曾说过什么张丽华,江南尤物,愿求此女这样的话。

“但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当日详情,如今木已成舟,我是不会将她相让。”

杨广默然无语。

崔澈压低了声音,训斥道:

“你既然心存大志,又何惜一妇人,若我是齐公(高颎),也要杀了张丽华。

“何以色令智昏,忘了太子为何失宠于皇后!”

杨广一声长叹,轻声道:

“我已知错,子澄就莫要再提旧事了。”

崔澈也见好就收,没有得理不饶人。

二人解开心结后,又叙起旧情,在他们俩闲谈的时候,其余诸将也均获封赏,不出所料,崔弘度还是顶着武乡郡公的头衔。

崔澈看向他的时候,崔弘度回以苦笑。

他倒没有嫉恨崔澈,杨坚说得很清楚,这是在赏赐崔澈昔日之功。

崔弘度也有心理准备,自己单凭纳降之功,又怎么可能如愿以偿,获封国公。

当然,无论如何也比崔仲方要好,崔仲方不仅没有受赏,反而因事被免职。

崔仲方当日听了崔澈那番言语,便在有意自污,倒也得偿所愿,落了个白身。

只是犯下的不过是小错而已,将来轻易便能起复。

功臣们陆续受到封赏,不久陈叔宝及太子、诸王二十八人,文武大臣二百余人,亦受杨坚召见,其中就有早年间反对杨坚掌权,与尉迟迥、王谦一同起兵的前北周国丈,如今的南陈司空司马消难。

下一章在十点半左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