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136章 任于何处

重生周隋之际 第136章 任于何处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136章 任于何处

第136章 任于何处

“怎地还没替他取个名字。”

杨广抱起了菩萨奴,问道。

崔澈倒是满不在乎:

“就这么叫着吧,菩萨奴也挺顺耳的,等哪天想到了好名字,再取也不迟。”

裴秀曾在杨广幕府任职记室参军,韦艺亦是关陇勋贵出身,无需崔澈代为引见,只与杨广三言两语介绍了黄百吉,一行人便结伴入城。

缓缓行驶的马车内,只有崔澈与杨广二人,崔澈趁机问道:

“高德此人,可是大王安排?”

杨广苦笑道:

“此事当真与我无关。”

二人所言,是去年发生的一件大事。

去年三月初八,洛阳人高德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居然向朝廷上书,请求杨坚传位于太子杨勇,自己安心做太上皇。

杨坚好不容易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如今眼看着就要伐陈,成就一统天下的伟业,这当头你让他退位。

这就好比杨坚辛辛苦苦把三书六礼都完,到了洞房的时候,一脚被人踹开,要给杨勇腾位子,让他顶上,nTR了属于是。

本着谁受益,谁的嫌疑便最大的原则,杨坚自然就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太子杨勇,这让本就不喜太子的他,更生了一层厌恶。

好家伙,杨勇实在想不到自己还有这样忠实的拥趸。

此事发生后,杨勇就被杨坚外放,出镇洛阳,其中自有深意,要看看杨勇是不是真的会与高德接触。

也不怪崔澈会怀疑到杨广的身上,高德上书,无疑加深了杨坚与杨勇之间的裂痕,这件事到头来,真正的受益者自然便是杨广。

如今杨广说此事与他无关,崔澈内心还是将信将疑,他很清楚,阿广的演技之高超,那是青霞曼玉望尘莫及的。

但到底还是把这件事给揭了过去,哪怕真是杨广在暗中指使,那高德也定然是信得过的人,否则真要被供出是他在背后兴风作浪,离间杨坚、杨勇父子,无疑会将杨广此前树立的贤王人设击个粉碎。

来不及回武城公府安置,崔澈与裴秀、韦艺、黄百吉先去了吏部述职,为治下官员奏报政绩,杨广则与杨丽华带了甥儿、甥女入宫面圣。

一进吏部衙署,崔澈便瞧见了老熟人苏威。

“子澄别来无恙。”

“有劳苏公挂念,倒是要恭贺苏公高升。”

崔澈与苏威寒暄道。

苏威在今年年初由民部尚书改任吏部尚书,虽然同是尚书省六部主官,但吏部为六部之首,自然也算是升了官。

二人叙过私情,相约择日过府宴饮,这才谈起了公事。

崔澈如实上报青州官员在去年的政绩,并未因偏爱某人,便为其谎报功劳。

吏部佐吏将此一一记录在册,这也是接下来吏部对各地官员做出职位调动的重要依据。

汇报了公事,崔澈没有等待裴秀等人,而是径直告辞了苏威,前去拜谒天子。

崔澈往大兴殿面圣的时候,杨丽华正与杨坚夫妇说起海边的壮美风景,崔澈休沐时,时常会带她外出游玩,说得有滋有味,若非天子出游太过麻烦,独孤伽罗也想与杨坚依偎着看一回海上日出。

由宦官通禀后,崔澈被领进殿内,不等他行礼,杨坚便呼唤道:

“贤婿来了!”

崔澈在青州三年,最大的政绩便是进献食盐三千余万斛,通过对外贸易,为国库带来巨额收入,极大的缓解了财政压力。

凭此政绩,崔澈也得以在三十余名地方总管之中,名列第一。

不止于此,尤其是目睹了杨丽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幸福模样,杨坚夫妇对崔澈这个女婿是越看越满意。

崔澈却不敢恃宠而骄,他恭恭敬敬地向杨坚、独孤伽罗行过礼,哪怕二人赐座,也是正襟危坐,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御前失仪。

仔细打量过崔澈,杨坚感慨道:

“三年未见,贤婿英姿勃发,再也不是当初入幕时的稚子模样。”

一旁的独孤伽罗也赞叹道:

“到底是名门贵种。”

独孤伽罗此人最重视血统,这些年太子妃元氏依旧未有所出,且与杨勇关系越发恶劣,但太子杨勇却与妾室们生了不少庶子。

只不过独孤伽罗将那些皇孙尽数视为猪狗,别说是亲近,甚至不曾拿正眼瞧过。

一众孙儿之中,独孤伽罗独宠杨昭这个嫡出血脉。

崔澈连连称谢,杨坚又问道:

“如今贤婿卸去了青州总管一职,对于前程,可有期盼?”

崔澈当然不能说实话:

“自是圣心独裁,臣又岂敢过问,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微臣甘之如饴。”

抱着菩萨奴的杨丽华并没有忘记崔澈当日所言,她接话道:

“父皇,女儿自小长在关中,却也希望能与崔郎多去些地方,看一看大隋的壮丽山河。”

话音刚落,独孤伽罗便埋怨道:

“就顾着你夫君,几时又考虑过我与你父皇思念女儿的心情。”

“母后.”

杨丽华放下了菩萨奴,搂着独孤伽罗的手臂,央求道。

独孤伽罗眼见最疼爱的长女时隔十余年,再向自己撒娇,分明望见了她儿时的模样,心中哪还生得起半点怨气,当即便转怒为喜,笑道:

“与伱说笑呢,若非你父皇出巡一趟,实在劳民伤财,为娘也想四处看看。”

有了独孤伽罗这句话,崔澈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肚。

留在宫里陪杨坚夫妇用过晚膳,崔澈一家这才出宫,在宫门前与杨广道别,相约明日去晋王府宴饮,崔澈才带了妻儿回府。

黄百吉作为莒州长史,入京公干,本可住进莒州进奏院,但还是被裴秀按着崔澈的意思,带来了武城公府暂住。

而韦艺出自京兆韦氏,在大兴城自有宅邸,当然不用来崔澈家中借住。

崔澈当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虽说如愿外镇,但究竟是被放去哪里,暂且不得而知。

除去由亲王出镇的大总管府以外,隋朝总管府一如州县,又被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差距甚大。

崔澈寻思自己此前出镇的青州总管府为中等,再怎么也不至于安排到下等。

但同样是中等,差距也不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