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116章 野心勃勃

重生周隋之际 第116章 野心勃勃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116章 野心勃勃

第116章 野心勃勃

东晋十六国时期,刘裕灭亡南燕,毁其都城广固,又于广固城以东,阳水之北另筑新城,即为东阳城(山东青州)。

俗话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

益都县令李德海就是这么个倒霉蛋。

东阳城既是益都县县治,又是齐郡郡治,更是青州州治。

好在如今朝廷罢郡,只剩了州县两级。

回想这些年的苦日子,与燕荣同在一城,受尽欺凌。

煎熬了三年,眼看着任期到头,能够脱离苦海,燕荣却先走一步,被押送京城处死。

燕荣死了,但李德海却笑不出来。

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那崔澈能将燕荣扳倒,顶替其青州总管之位,又岂是易与之辈。

此前崔澈任职慰抚大使,巡视各地,总要挑出一批官吏处死。

其暴虐,在李德海看来,只怕不在燕荣之下。

腥风血雨随着崔澈刮遍四州之地,却独独放过了益都县,并非是李德海等人为官清廉,而是有燕荣坐镇东阳城。

自从听闻崔澈出任青州总管以来,益都县衙、青州刺史府、青州总管府,三座府衙,胆小的官吏弃职而去,提前溜了。

胆子大些的,不愿放弃官位吏职,归还了贪墨的钱粮,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在忐忑不安中迎来了开皇四年(584年)。

李德海便是其中之一。

这么多年的拼搏,好不容易成了上县县令,他要真能狠心舍弃,哪会与燕荣作伴三年,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开皇四年正月初三,正值元日七天小长假,东阳城中各处府衙紧闭,本该陪伴家眷的官吏们纷纷云集在城西,等待着新任青州总管的莅临。

等候许久,李德海终于望见了前来赴任的一行人。

只是领头的却是一位中年男子,队伍里也望不见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崔总管另有要事,让我转告诸位,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前事可以既往不咎,但若是心存懈怠,疏忽政事,总管决不轻饶!”

总管府长史李纲坐在马背上,高声道。

东阳城官吏们闻言,无不长舒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至于崔澈去了哪,在做什么,只要不是追究前罪,他们又怎会关心,更不敢过问。

渤海之滨,崔澈领了裴秀、秦琼与少量亲随,巡视滩涂,为开田制盐做规划。

“阿澈,你为何要放过了益都官吏?”

裴秀似乎是忍不住心中疑惑,问道。

秦琼闻言,便要回避,崔澈笑道:

“澈与叔宝亲如兄弟,又有何事不能言。”

一旁的裴秀见了,直呼好家伙,难怪你之前要我当着秦琼的面问及此事,就等着说这句话吧。

秦琼果然止住了脚步。

崔澈与二人解释道:

“我非嗜杀之人,当日所为,不过是形势严峻,当用重典,否则不足以平民愤,如今益都官吏改过自新,澈又何苦追究,非要杀个人心惶惶。”

其实崔澈并没有照实说出心中想法。

他此前在青、胶、光、莒四州屠戮贪官污吏,不仅是倚仗先斩后奏之权,更是知晓在杨坚即将罢郡,大量官员难以安置的大背景下,哪怕杀得再多,只要不是冤杀好人,杨坚只会拍手称快,而不会怪罪。

因此崔澈才能有恃无恐,借别人的头颅,给自己立威。

更重要的是各州、各县新补的吏员,全是由崔澈在流民之中挑选的识字之人。

崔澈八月开始杀人,杨坚十月才罢郡,救灾如救火,哪能等到丢了饭碗的郡级吏员前来任职。

而这些被提拔进吏员队伍的流民因为赈灾有功,也坐稳了位置。

官员们会被调任,但这些小吏们却要在当地衙门扎根,崔澈有心将青州经营成自己的老巢,便离不得他们的支持。

凭着无数贪官污吏的人头,无人敢冒犯崔澈的威严,如今也是时候展现自己宽仁的一面。

这才是崔澈前后两种态度的真正原因。

无论是惩治贪腐收揽民心,还是在流民之中提拔吏员,以及为裴秀、黄百吉谋求光、莒二州长史,这些都是崔澈彻底控制青州等地的手段。

崔澈领着众人沿着海岸线巡视,沿途并未惊动地方官府,也终于完成了对十万亩滩田的规划。

与此同时,青州总管府也在长史李纲,录事参军房彦谦等人的主持下,开始了运转。

各县招募的盐工都已前来东阳城听候吩咐。

晒盐不同于煮盐,用不着太多人手,百亩滩田只需四人足矣,按理说哪怕是十万亩盐田,四千盐工,再加三千盐兵,也只要招募七千人。

但如今聚集在东阳城外的,足有一万三千人,这自然是崔澈的手笔。

远在关西的杨坚与满朝公卿,对晒盐法所知不多。

崔澈在其中故意加了一两道复杂却没什么功效的工序,导致人手激增,他们也发现不了。

再说了,高澄傍海煮盐设灶2666座,以每灶置锅三至五口,所需的盐工海了去了,却也才年产20万斛。

崔澈一年能献食盐近千万斛,却只需要区区一万盐工,杨坚与公卿大臣又哪会不满,甚至还担心人手不够,影响了产量。

澈哥儿多此一举,弄出这些多余的盐工,自然是私心满满,在古代,盐工、矿工都是优秀的兵源,将来若有变故,也能迅速拉起一支队伍。

当然,战斗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速成的,博陵那支三千人的私兵,如今已经是组建的第五个年头,在刻苦操练下,经历过白道大战,见过了血,才终于能称得上是精兵。

开皇四年(584年)正月十七,完成了滩田规划的崔澈带了裴秀、秦琼来到了东阳城。

春耕将近,各地流民陆续返回原籍,按户籍领取官府发放的粮种与食粮,朝廷还得接济他们到秋收,否则澈哥儿当初哪需要携带三百万石的周粟。

崔澈正式就职青州总管,却将政务尽数扔给了长史李纲,自己则专心在盐工之中挑选精壮,组建盐兵团。

这在崔澈心中,可是头等大事。

今天只有两章,岑仲勉先生的《隋书求是》等了快半个月,今天才到,白天都翻书去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